第573章 水舍火舍
霸道总裁胖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3章 水舍火舍,康乾盛世,我吃定了!,霸道总裁胖总,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73章 水舍火舍</p>
建武十一年,冬。</p>
有一支船队抵达南京,船上载着两名奇装异服的异国老头。</p>
他们是从南蟠国来,前往南京入贡朝觐的火舍王与水舍王。</p>
说是火舍、水舍二王,但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王,而是部落中掌控着水、风、火的巫师。</p>
传说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巫术来沟通神灵,祈求降雨和治洪,所以被南蟠诸部落尊称:火王与水王。</p>
而南蟠国中又有婆南山,水王在山之东,火王居山之西。水王能够降雨,火王能够使阴雨停止。</p>
相传水火二王不得相见,一旦相见必有死伤。</p>
阮氏安南已然覆灭,主少国疑,朝野动荡,权臣摄政,民怨沸腾……如此多的矛盾集中在一起,就算明军不打过去,阮氏也是注定要崩溃的。</p>
从广南明军南下,到攻陷国都,俘虏其国摄政王、王太后等诸王室贵族,总共连一个月都没到。</p>
阮氏王太后和年幼的阮王都已在月前,乘坐海船抵达南京,听候大明朝廷发落。本来应该还有位摄政王的,只不过在路上就因为毒瘾发作,而船上又没有阿芙蓉,有也不会给,所以没能扛住戒断反应,休克而亡,倒是便宜这家伙了。</p>
确实便宜这家伙了,因为那些被送到南京的阮氏王公贵族,甚至包括那位王太后,全都在天牢里毒瘾发作,宛如人间炼狱。</p>
整个国家的上层贵族,全部以吸食阿芙蓉为乐,这国家不完蛋才怪了。</p>
阮氏被灭,其国土并入广南省辖地,而南蟠国则按照早先议定,设立南蟠军民元帅府,这也是大明新朝设立的第一个军民府。</p>
南蟠国说是王国,但这里太过原始,完全就是部落联盟时代,连文字都没有,遇事以结绳为记。所以根本没办法像北方、辽东、雪区的四大都司,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此设立军民府作为过渡。</p>
不过也好在这里太过原始,就连水火二王的王位继承都不是世袭,不可传给儿子,传给儿子就会带来灾祸,只能传给侄孙辈。</p>
这就给了大明朝廷操作空间,既然南蟠军民府已经设立,那往后水王、火王的王位继承,除了上述条件,还应该得到大明朝廷的承认和正式册封。</p>
这样既可以强化水王、火王的法统,也能进一步对其加深控制。</p>
别看南蟠这里国弱民穷,但水火二王的名气却是不止局限于南蟠诸部落,就连隔壁的真腊国、老挝(现在分裂了)都非常信服这两位大巫师的神力,时常请求两位巫师前往各自的国家,为其施术,祈祷降雨。</p>
火王、水王一般不会拒绝,常常会骑上大象,带着数十名仆从前往两国进行祈雨仪式。</p>
这才是朱怡炅想要亲自面见这两位南蟠原始部落的巫师,并且还要予以承认册封的原因。</p>
只要能控制这两位南蟠大巫师,那大明就可以变相获得对真腊、老挝,在某些意义上的独特话语权。</p>
却说水王、火王被带到南京,并没有遵循南蟠的二王不得相见定律,也是鸿胪寺的外藩招待所没注意这些莫名其妙的规矩。</p>
不过,二王倒也乐在其中,互相探讨巫术,还一来二去,很快就成了好友。</p>
二王在南京住了快一个月,一面学习中国的礼仪,一面也在积极了解中国信息。</p>
终于是在寒冬腊月,等到了中国皇帝的召见。</p>
跟随鸿胪寺的通译官前往紫禁城的路上,火王率先开口说道:“在南京住了一个多月,我与那位鸿胪寺的通译官大人聊了许多中国的事情。他与我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家,远比那些越族人还要强盛。而且,中国的面积也要比南蟠大的多,这里的百姓族人在中国大皇帝的庇护与统治下,人人都是能吃得饱饭,住的起暖和不漏雨的屋子。我觉得我们应该与中国交好,并且还要向之前对待越族人的国王那样,朝贡中国的大皇帝。”</p>
水王点头:“你说的不错,中国人不仅比越族人更强大,也比他们更友好。他们当初刚来到南蟠,并没有要求我们缴纳贡赋礼物,反而还派遣了老师,教授我们中国人的文字,让我们能够摆脱原来麻烦的结绳记事法。并且,中国人还送给了我们铁锅、食盐和烟草,主动与我们交换黄蜡、鹿茸这些东西,给的东西也比越族的商人更多。”</p>
南蟠国没有文字,也没有军队,遇事就以结绳为记,也没有君臣之分,就连水王、火王这人也是住在茅草搭建成的长屋中。</p>
但这个国家的资源非常丰富,黄蜡、鹿茸、熊腑、雄象这些都是南蟠特产,而且在南蟠深山,还有许多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其中不乏有百年巨木,尤其是价值极高的百年柚木。</p>
这可都是打造战舰的上等耗材,后世的一战战列舰都还在用柚木作为基本建材。</p>
可以说,只是这些南蟠山林里的百年柚木,就值得大明长期占领控制这里了。</p>
至于那些被派进南蟠,负责教授南蟠部落汉文汉字的老师,自然都是阮氏覆灭后,明军在阮氏抓的中国商贾。</p>
不要误会,明军并没有胡乱抓人,这些中国商贾几乎都是参与到了走私,而且个个都掺和了海外的阿芙蓉买卖。</p>
按照如今的《大明律》,参与阿芙蓉买卖的,都是主犯一律砍头,并且亲眷也要抄家流放的重罪,而且不论本国、外藩。</p>
这很有必要,阿芙蓉这玩意儿一旦泛滥起来,哪怕是在外藩泛滥,按照如今中国的体量,最终肯定会大量流入到国内。</p>
不过,明军如今给了这些商贾一个机会,主犯虽然还是要砍脑袋,不砍脑袋震慑不了其他商贾,但其亲眷却是能够前往南蟠,作为当地的汉人老师,教授当地番人部落汉语汉字。</p>
并且要世代生活在此,某种意义上也算得上是流放了,只不过条件比《大明律》中的黑龙江、雪域,还有最近新添的岭北府,肯定是要好多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