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面加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8章 意外之喜,化工帝国1980,刀削面加蛋,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难道说一个合适的人选都找不出来?”张珍面色严峻的说道。</p>
“情况是这样的,咱们部里下属科研单位化工专家很多,但是专业从事军用炸药研究的专家非常少,绝大部分都是研究工程类炸药的,相对来说,研发高端军用炸药的技术门槛相当高,不是一般人能够触及的。”郭铁民说道。</p>
“嗯……”张珍点点头。</p>
“还有就是研发炸药的风险度是相当高的,即便是在国外,有屡屡有这方面的炸药专家因为实验失误,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郭铁民顿了顿,接着说道:“咱们国家对炸药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愿意从事这个专业的年轻人也不多,每年咱们国内大学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少,但真正能堪大用的寥寥无几,徐教授其实已经是算是建国以来,最优秀的炸药专家了,甚至国内找不到和他水平先进的炸药专家。”</p>
面对张珍提出要找人替代徐元明的指示,郭铁民也是非常的为难。</p>
因为据他了解,现代军用炸药的研发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不是一般专业人员能够研发出来的,而且还有很高的危险性。</p>
其实,说起炸药就不得不提及我国的火药发展史,其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明朝时达到巅峰,其配方主要是硝、硫磺和木炭,但就是这种简单的材料,却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爆发出极大能量。</p>
待火药传到国外后,不少军事专家展开研究,试图通过原料的改变来提高爆炸威力,例如我们熟知的诺贝尔,他便是在炸药中添加了硝化纤维,爆炸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传统火药30倍之多,这时候,世界才算真正迈入炸药时代。只不过,诺贝尔的炸药不够稳定,再加上储存困难,所以并未真正应用于军事领域。</p>
这之后,第二代炸药TNT上场了,其全称为三硝基甲苯,由德国化学家威尔勃兰德发明,稳定性极强,通过不断改进,该炸药中又被增加了铝粉,威力得到大幅提升,也正是从这时候起,TNT才被广泛用于战争,成为公认的“炸药之王”。有数据显示,每公斤TNT大概能爆发出420万焦耳的能量,爆速每秒6900米。</p>
1899年,德国科学家亨宁在研发老鼠药时,意外提取出一种褐色粉末状炸药,被命名为第三代炸药“黑索金”。其爆炸威力达到TNT的1.5倍,爆速提升至每秒8750米,也就是说,仅需肥皂大小的“黑索金”就能直接炸塌一栋大楼。</p>
而国内的军用炸药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p>
抗日战争时期,二师、四师、七师各弹药厂为支援抗战,生产了大量的枪弹与炮弹。</p>
用来装填这些弹药的各种炸药,大部分都是自己配制生产的。</p>
囿于条件,根据地未筹建炸药厂,炸药的配制生产由各弹药厂的制药股、制药组来完成。生产出的炸药品种主要有黑色炸药、苦味酸炸药、高爆炸药等。黑色炸药配制起来比较简单,原材料也容易收集,因此产量较高。</p>
黑色炸药主要用来装填枪榴弹、手榴弹、地雷,虽能基本保证供应,但其爆炸力比起梯恩梯炸药和苦味酸炸药就差多了。</p>
前方部队希望弹药厂生产一些爆炸力接近梯恩梯炸药的地雷与手榴弹来。</p>
二师技术人员经过分析研究,决定采用氯酸钾来研制替代型高爆炸药。经多次试验,高爆炸药研制成功。用这种炸药装填的地雷与手榴弹,不但爆炸威力大而且安全性能好。</p>
氯酸钾替代型高爆炸药的研制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梯成梯等高爆炸药缺乏的困难。</p>
建国后的60年代中期,第五机械工业部决定在皖西六安县、霍山县建立两个炸药厂,9335厂生产梯恩梯炸药,9375厂生产硝铵炸药。</p>
1971年,9335厂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梯恩梯炸药。1973年,梯恩梯炸药一级品率达到99.78%,1974年,工厂生产进入稳定发展时期。1977年,梯恩梯炸药产量达到6615.1吨。</p>
徐元明教授对中国军用炸药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p>
他之前研发的8701项目,爆速能够达到TNT的1.8倍,爆速提升至每秒9050米,而他目前主持研发的8702项目,设计爆速要达到TNT的两倍,一旦研发成功,中国的军用炸药,将会拉平和欧美国家的差距,成为军用炸药的领先国家之一!</p>
只可惜这个项目从1979年年底立项,一直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却始终没有重大突破,现如今更是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故,让这个本就进度艰难的项目,现如今更是雪上加霜。</p>
“可徐教授的这个项目无论如何都不能停!”张珍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咱们的军队需要强大的火力,部队总后勤那边也一直都很希望咱们能够尽快拿出性能稳定,威力巨大的新型炸药,这些炸药对咱们国防建设,和高科技武器的研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现在把项目停下来,那就等于是放弃,将来什么时候重启,那就是未知数了。”</p>
张珍还是非常了解军品项目研发的客观规律的。</p>
他明白,如果眼下中止8702项目,一方面意味着之前对该项目投入的人力和资金,都会彻底化为泡沫,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一个失败的项目想要重启的难度很大,就好比1971年张珍带队研发的芳纶纸项目,1973年项目中止,如果不是许强的横空出世,恐怕这个项目在未来十年都不会再次启动。</p>
“既然如此,我想徐教授的学生中,应该有能接手这个项目的人选。”眼见张珍的态度坚决,郭铁民思索了一下,说道:“目前徐教授项目组中总共有八人,虽然他们的水平肯定是不如老徐的,但至少这一年多来,这几人也是深入的参与到了项目中,所以我觉得让他们几个继续这个项目的研发,是最合适不过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