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3章 花市灯如昼,真的不是重生,宁溪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有些地方叫大小年,元夕或者灯节。
吃元宵,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依人悄约黄昏后。
元宵是北方的叫法,南方称为汤圆,北方是以节喻名,南方的叫法更贴合实物。
节日的名称来源于道教三元的上元,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所以就叫成了元宵。
节日的名称来源于道教,节日的兴起却又缘于佛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溯古追源,这个节日能上溯到西汉,那时候叫上辛夜,皇帝祭祀太一神,也就是天神,这是汉武亲封的道教的最高神。
祀礼在甘泉宫,仪式要进行一整夜,从黄昏开始,到天明结束。
话说古代当皇帝是真心不容易,各种大祀仪大祭祀,动不动就是几个时辰一整夜的,体格一般的真罩不住。
这个太一可不是东皇太一,而是汉武心里永远的男神,其地位也是汉武一步一步架起来的。在那之前供奉的是五帝,汉武之后唯尊太一。
到了东汉,佛教东来,在这边扎根衍长。
佛教是汉明帝不远万里遣使请过来的,不是自己发展过来的。
佛教和道教主要在民间流传不同,一来走的就是上层路线,那时候的信徒主要都是达官贵人和皇族,这也是他能迅速发展生根发芽的原因所在。
其实就是达官贵人皇族之流比较闲,也更容易相信佛教的那一套理论。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闲功夫扯蛋。
之所以发展壮大力压道教,就是路线走对了而已。
汉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就此揭开了正月十五点花灯的序幕。
也揭开了佛教大发展的序幕。
和尚住的地方叫寺,也是从这个时候定下的规矩,是为了表现尊贵的意思。寺在那个时候是官称,大约等同于现在的部。
比如大理寺,就是现在的最高检最高法还有公安部的集合体。
汉明帝为佛教修建的寺就是洛阳白马寺,国内佛教的第一座寺院,被尊为祖庭,当时主持的僧人是汉明帝使者从古印度请过来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那个时候和尚并没有什么三规六戒,喝酒吃肉搞对像结婚,和普通人都一样,更像是一个哲学学者。其实本来佛教里的荤也不是指肉。
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信佛教的达官贵人皇帝什么的更多了,包括很大一部分上层人士。这个也是没有办法,上行下效嘛,谁敢不跟着皇帝的步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想像那个时候佛教的盛景和影响力。
相对于传统道教,佛教在我们这里的实在是太高了,上来就是国家级供奉,举国之力宣传扩张,各种特权在握。
这也就养成了佛教专事权贵不劳而获的习惯。
正月十五点灯也就这样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78中文全网7δ
到了梁武帝,佛教已经基本形成了本土化的模式,梁武帝对佛教的迷恋比汉明帝还狂热,这家伙好几次辞皇不干要去当和尚。
在他的纵容宠溺下,这个时期佛教达到了鼎盛,僧尼数十万,资产丰沃可抵一国。
他痴迷于当和尚不喜女色,还喜欢吃素不吃肉,于是就下令佛教信徒必须和他一样。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汉传佛教就开始了规戒时代。
梁武因为沉迷佛教被灭了国,但佛教戒律和正月十五大放花灯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