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缆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宗族,逆流启明(大明世祖),飞天缆车,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月二十日,全国二十三省,两京,近三千名举人在京城,参加热闹的会试。

天还未亮,北京城就忙活起来。

大街小巷,遍地都是京营士兵站岗,五城兵马司不断地巡逻,疏解交通压力。

待到贡院前,各省的灯笼高高挂起,举人们依次排着队,沉默占多数,议论声音也很小。

此时的贡院,已经亮堂的如同白日。

而皇帝,则微服而出,凑起了热闹。

东厂、锦衣卫按照惯例随行,护持的稳稳当当,更何况还是在京城这个首善之地。

望着亮堂堂的灯笼,皇帝目光横扫,停在了辽东、绥远、宁夏三省上。

这三省是新设的,理论上来说,举人应该没有多少,但实际上却有不少。

无他,军户子弟罢了。

辽东最多,约有三十人,宁夏二十五,绥远十人。。

举人的名额很珍贵,往往一县都摊上不到一个。

在往年,举人名额最多的,乃是江西,一届录取九十五人,要知道南直隶相当于两省,也只能录取举人一百三十五人。

最低的在云贵,在之前两省加一起才50个,后来贵州分出,云南四十五,贵州三十。

现如今,在去年辽东结束军管,恢复了文官治省,考虑到其不到200万人,举人名额就为三十人。

宁夏地方虽大,人口却不到百万,军户出身的较多,就有25人。

绥远更不必提,要不是看在他是省级行政机构的份上,根本就不会举行乡试,举人是水分最多的,十人都算照顾了。

可以想象,他们在会试九日游。

会试基本是与乡试等同,一场三日,连考三场,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

此时的会试科,最重要的是四书文和策问。

其实这很好理解,在没有新闻联播的时代,举人虽然相较于平民,眼界非常的广阔,但实际上依旧狭隘。

向他们问策,等于是像高中生求治国。

若真是采纳了,那才是贻笑大方。

“听说最近民间,对于八股,痛恨的多?”

正悠闲的欣赏着热闹,忽然,吴邦辅就听到了皇帝的问话。

他连忙转过身,恭敬地回道:“确有此事。”

“国朝三百年,尤其是心学大起,读书人就对八股日趋不满了……”

皇帝闻言,露出了一丝笑容:“一群不识五谷的年轻人,八股文章虽然弊端丛生,但这是如今最好的方法,若是要改变,到时候哭的就是他们了。”

“不过,今年就有好戏看了。”

何止是如今,到了后世,不知多少人骂公考,但就算是再怎么责骂,也无济于事,八股文依旧流传下来。

无他,科举就属八股文最公平。

老生常谈,八股文也是策论的一种,只不过是戴着镣铐跳舞罢了。

相较于唐朝的诗歌,宋朝时,更是不再考诗、赋。

王安石给出的理由是,一个人从小写诗作赋熟知音韵,对圣人之言却知之甚少,在为官治世时势必会缺少治国理民经验。

就像是后世的职测和申论,何尝又不是又一场八股?

当然,八股的局限性也是有的,精英们常年四书五经,非常容易被经典禁锢,从而思维固化。

所以,朱谊汐也做出了改变,如选拔佐贰吏员的省试,则不再采用八股,而是多了法律,地理,历史。

可以肯定的说,改变科举考试,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

毕竟人家苦学数十年,你一朝废黜,那不就是白忙活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从省试开始,皇帝见到没多少阻力,立马就准备再次施行,对科举继续开道。

至于方法,则是从上到下。

顾名思义,他的下一刀,对准的是殿试。

因为殿试并不会罢黜进士,只是影响名次,后果不严重,但影响却是极大。

然后一步步,殿试,会试,再到乡试。

至于秀才,则依旧采用八股文。

为何?

因为八股文只考四书五经,这一套出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块银元。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这是最便宜的入门道路。

就像是高考,你要是德智体美,考什么钢琴,棒球,高尔夫,那就纯粹是高门槛,脑子有病。

等考上了秀才,普通人才能有钱,有余力,可以有钱读更多的书,如地理,法律,史书等。

对最底层来说,八股是最公平的。

“走吧,没什么可看的。”

眺望了许久,朱谊汐收回了目光,走下了高楼。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让他惊喜的莫过于殿试了,可是还得等十几天。

而最让他头疼的,则是武举。

没错,就是与文科相提并论的武举。

其实由于军户制度的原因,军官们世袭,虽然保证了忠诚,且出现了像戚继光、俞大猷,李如松,尤世威等优秀将领,但肯定的说弊大于利。

武举上一向兴致寥寥,从隆庆二年至万历八年,只录取武进士四百五十人,但万历八年仅执籍待推者,没有官职的就达180余。

到了崇祯年间,由于国势倾颓,武举开始大兴,但人才依旧匮乏。

不过,相较于前朝,由于废除了军户卫所,十万武官一朝解体,为武举清除了阻碍。

但,由于练武太耗费钱财了,可以肯定的说,能够参加武举的,基本上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

所以,第一届武举,皇帝直接在京营进行大比,直接选出武举人。

而今年却不能这样荒唐了,必须要进行考试。

明朝认为,应当“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

考虑到此时,全世界由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勇武仍旧是重要选项,这武举简直就是玩笑。

文武并重,是重要的前提。

考什么赛什么,尽量让比赛公平,就成了皇帝的忧虑了。

“小二,结账。”

“好嘞!”

随着两根油条,三个包子入肚,朱谊汐拍了拍肚子,径直的离开了小摊。

眼前的天空,启明星下去,太阳已经高挂,空气中微微带着点湿润,感觉充斥着大量的灰尘和汗臭。

近百万人的大城市,这些只是等闲罢了。

“爷,咱们去哪?”

“去哪?出北京城玩玩。”

朱谊汐见多了城市,立马就向往起了农村。

这个时代的乡村,比起城市来说更加的贫困,也更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级发明家

最爱黑寡妇

下山后,开个饭馆养女儿

黑天

都市之超级大爆料

狗仔之王

都市之喜剧大师

祖国的花朵

都市之我是创世神

少黎

都市之我用预言来算卦

小巫见大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