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第246章 刘大夏到金陵的见闻!李东阳:
古拉格手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46.第246章 刘大夏到金陵的见闻!李东阳:,我,朱厚照,加入美帝聊天群,古拉格手艺人,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东西,听陛下说,叫火车……”</p>
“在铁上行驶的马车……”</p>
“是工部做的,工部说……这样的路,能节省很大的力,让马儿一次性能拉更多东西……”</p>
李东阳再次介绍初步运用的铁轨火车,这些东西,甚至是火车诞生之初,最原始的用法,有些路段,的确是用牛马牵引。</p>
“铁做的路……工部他们能有这种想法?”</p>
“这和我接触的工部,不一样啊。”</p>
又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刘大夏只是观察了几下,就知道这种运输原理,的确是比单纯的人挑马驼,要快捷方便一些。</p>
“老尚书,我要提醒你……金陵的工部,和先前京城的工部已经不一样……”</p>
“现在的工部和户部……是金陵人数最多,权力最大的部门……”</p>
“李善和刘进他们两个虽然没有入阁成为副总统……”</p>
“但绝对是总统府之下的第一人选……”</p>
“陛下已经批准,李善、刘进为北方内阁首辅、次辅……杨守随也从北方内阁的工部尚书,一跃而成北方内阁的三辅……”</p>
刘大夏对工部的感叹,何尝不是李东阳感触颇深的。</p>
这一段时间,他算是活生生的看着工部做大做强,一举成为新大明……对,就是新大明最有权势、人数最多、也最为富裕的部门。</p>
两任工部尚书,都已经成功入阁。</p>
“李善、杨守随……他们成为北方内阁的首辅、三辅?”</p>
“宾之,你快好好和我说说,这两三个月,尤其是陛下到金陵后,到底发生了什么……”</p>
金陵的大变样一下子被刘大夏压在心底,他现在就彻彻底底好奇,朱厚照来金陵之后,到底做了什么……与之相比,金陵的外部变化,对他来说,不是那么重要了。</p>
“两京两阁制!每个内阁执掌大明四年……干得不好,要被弹劾……”</p>
“放任大明战乱四起,只是为了消除土地兼并,重新进行利益洗牌……”</p>
金陵的李东阳府邸,刘大夏沉重的落下了茶杯。</p>
“陛下他怎么敢啊?”</p>
“李阁老,陛下这么放任全国烽烟四起,他到时候怎么收场!?”</p>
“他这个行为,已经和王莽没有什么区别了?”</p>
“他就不怕,大明彻底葬送在他手中吗?”</p>
全程跟随默默装小透明的刘海源,听到这一切,尤其是最终两项措施,自然也是忍不住惊叹诧异。</p>
“这个情况……说实话,我也不知道!”</p>
“涉及核心利益的东西,我已经被排除在外……”</p>
“陛下之所以让我当这样一个观政仪长……其实另外一种意义上而言,我已经被排除权力核心。我们议会的权力,看似无限大,但也只能在四年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p>
“这四年,无论南方总统府干好还是干坏,我们就只能有议政权,没有参政权。”</p>
李东阳终于也算是对刘大夏掏心置腹:“陛下也会全力支持南方总统府,甚至于哪怕他们要彻彻底底穷兵黩武,只要不造反,陛下都会全力支持他们。”</p>
沉默……</p>
良久的沉默。</p>
如今的大明政治格局一出,刘大夏感觉,仍旧有两个巨大的问号摆在他的面前。</p>
皇帝到底哪儿来的自信?</p>
皇帝到底哪儿来的底气?</p>
谁给皇帝自信和底气,让他做这些超乎常理的事情的?</p>
这个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直接摆在他面前,也摆在李东阳面前。</p>
“刘健、谢迁、杨廷和……他们真的反了?陛下怎么知道……怎么……他们真的要被灭九族?陛下……真的不念任何一点情谊?北方官场,真的一个人都不会重用?”</p>
两个不会得到答案的问题,又被刘大夏压在心头,他转而又开始担心起刘健、谢迁等人来了。</p>
“老尚书……事已至此,其实关键,并不在于他们的造反到底成立与否……”</p>
“而在于……陛下到底有多少底牌,能让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p>
“我已经说过了……”</p>
“老夫从未见过历朝历代有如此富裕的户部和工部……”</p>
李东阳的疑问,同样不比刘大夏少,而且亲眼目睹这些改变,感触还更加深刻。</p>
“如此富裕的工部和户部……”</p>
“我甚至都感觉,陛下想要修建几条大运河,想要发动十次八次高句丽,都完全可以!”</p>
“关键是……”</p>
“你也看到了,这以工代赈……”</p>
“陛下甚至都没有出多少银子,就能再造两个、三个金陵!”</p>
“老夫至今都不明白……民力这东西,到底有多么恐怖的能量?”</p>
“别看那些流民来金陵之前,肯定有各种骂陛下是昏君、暴君的……”</p>
“可在金陵生活十天,不,三天……他们变得比谁都还拥护陛下!照着陛下这样的供应……我甚至感觉修十个八个的金陵,都不成问题!”</p>
“老夫甚至都怀疑……掌握如此民心……”</p>
“大明真的会亡吗?”</p>
李东阳一个个反问,直接把刘大夏干沉默了。这种大规模投资带动一系列民生领域蓬勃发展的模式,他们真没看过。</p>
“现在金陵有多少人?”</p>
他沉默良久,只想要知道,当前的金陵,有多少人。</p>
“常驻人口,应该超过八十万人了……”</p>
“但流动人口,保守估计……三百万!”</p>
李东阳给了一个保守的人口数量估计。</p>
“三百万……那南直隶现在的人口数量……应该超过了一千万……亦或者是两千万?而且……随着战事的发展,金陵的蓬勃发展,应天府的人口甚至……”</p>
这个人口数字一出来,刘大夏便是忍不住估计了一下应天府现在的人口数量。</p>
因为朱厚照的号召鼓励,南直隶应天府基本上对南北方双方的流民来者不拒,导致应天府的人越来越多。</p>
北方战乱,南方发达这局面在南北宋又不是没有出现过。</p>
可以预见,随着北方战乱的扩大,朱厚照又在南方搞出这些吸引流民的政策,全国的人口、资源,会进一步在南方聚集。</p>
全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聚集南方了,那北方……即便是真出了个豪杰曹操又如何?</p>
“别想了……陛下已经早就想好,重建北方了……”</p>
“北方,陛下的底线甚至可以只保住京城和长安……”</p>
李东阳知道刘大夏在想什么,更是直接在此开口,斩断刘大夏的一些幻想。</p>
眼下这个情况,谁都无法知道朱厚照的底线。</p>
朱厚照的一系列操作,注定也是在历史上无迹可寻。</p>
他的大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