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二六章 专家也需要吃饭啊,逍遥大亨,赫墨,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说这个瓶子在解除掉伪装之前是一个丑小鸭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瓶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天鹅!</p>
之前瓶子的外面有一层伪装物,因此那个瓶子虽然看起来器型很好,也很大气,可光彩难免不尽如人意。</p>
而现在,当所有的伪装全都被清洗干净之后,这个瓶子顿时就有了一种让人惊艳的变化。</p>
正所谓“历尽沧桑终不改,洗尽铅华呈素姿”,这句诗词用在这件乾隆青花五蝠捧寿贯耳瓶的身上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p>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p>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由于创意追求精、奇、巧,所以浑厚古拙程度不如康熙青花柔媚、俊秀程度不如雍正青花,但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p>
就像这件洗尽铅华的五蝠捧寿贯耳瓶,胎白釉润,青花略有晕散,古拙又不失精美!</p>
这个瓶子或许不是乾隆青花的巅峰之作,但它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立在那里,稳定、浑厚、沉着!再配合着它那一身让人无法转睛的青花缠枝纹,既像是一个充满了人生阅历的睿智老者,又仿佛一个千娇百媚、风华绝代的美女......</p>
虽说在场的这些人在博物院中见过更多的精品古瓷,可这个瓶子前后之间的反差真的是太大了,即便是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们,此时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之前,也都不由得出声赞叹。</p>
“我说蔡头儿,在您的手里又诞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乾隆青花啊!”说这话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清秀的中年人,岁数大概在五十四五岁左右。杨靖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正是刚才大嘴巴把这个五蝠捧寿贯耳瓶宣扬出去的古瓷专家,吕教授。</p>
“哈哈,老吕,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啊,这间乾隆青花瓷能够再次现世,可都是这位小友的功劳啊。要不是他在古玩摊子上慧眼发现了这个瓶子,这个瓶子还不知道会在民间流落多久呢。”蔡易指着身边的杨靖说道。</p>
“老蔡,给介绍一下这个小友吧。”说话的是中年女性,杨靖不认识。</p>
“好,那我就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这位小友。这位小友就是来自天衢市的杨靖,他同时还是杨老的一位后辈。杨老你们都知道吧?就是三十多年前在咱们院里工作的那位杨老。”</p>
“噢......”几位上了岁数的专家都恍然大悟的发出了一声“噢”,很显然,他们都知道杨天民杨老爷子的名头。</p>
“杨靖,这位是我的同事,吕城龙吕教授,这位是董建丽董教授,这位是冯小齐冯教授,这位是李辉兵李教授,这位是王建华王教授,都是咱们院里大名鼎鼎的古瓷专家。以后你要是再遇到什么拿不准的古瓷,找不到我,找他们也都没问题。”</p>
那位吕教授笑着说道:“杨子啊,你是杨老的后辈,这说起来咱们还就是一家人呢。我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承蒙杨老教导过,只是他老人家离休离得早,我是没那福气在杨老手底下多受受教导和熏陶啊。”</p>
那位女性的董教授也笑着说道:“小杨,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不用客气。当年杨老可是没少教导我啊。”</p>
还有几个老教授也都纷纷上来寒暄,不一会儿的功夫,杨靖的手里就多了好几张名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