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有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两岸,明末之巨宼逆袭,小河有水,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施琅投清之时,福建巡抚佟国器就喜出望外,不但授予他仅次于总兵的副将之职,而且还准许他自行募兵。施琅也不负所托,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招募了一万多人,组成了福建水师。</p>
济度援军水6两路共计六万,再加上平靖二藩麾下的人马、广东的绿营,兵力已经过了入寇广东的小李贼,他此番率兵南下援粤,心中也是自信满满。</p>
大军从漳州至潮州再到惠州,已经是人疲马乏,但广州求救的信使却不断催促,济度也知情况紧急,在惠州只歇息得一日,便又匆匆踏上了前往广州的东江驿道。</p>
抢来的一百多条船全部拨给了福建绿营,济度自己一条都没留,原因就一个:北兵晕船,宁愿走路。</p>
济度同样如此,要不然他也不会随6路大军一起吃这般苦,坐水师的海船轻轻松松就能到达广州。</p>
本来他连这一百多条船都不想要,但广州一带江河纵横,水网密布,特别是增城的增江横贯南北三四百里流入东江,最窄处也有二三十丈,没有船来搭建浮桥,大军怎么过江?</p>
一千来名绿营兵暂时兼职成了“舟桥部队”,还真别说马上就派上了用场,昨天在紧水河上很快就搭建起了一座浮桥,令大军得以快通过,今日要过增江,又到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p>
……李元利所在的地方是一座不高的丘陵,但却既能够看到河滩,也能够看到增江两岸驿道上几里内的情形。</p>
辰时三刻,李元利的望远镜中终于出现了鞑子斥候的身影。</p>
虽然还在增江对面的河滩上,但从他们身上的新甲和大摇大摆的样子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人和去年鳌拜麾下的斥候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p>
李元利还真没有看错,这些八旗兵虽然拱卫皇城已经几年,但作为斥候确实还是第一遭,至于原来军中的斥候,都已经被济度调到了骁骑营担任骁骑校,他们现在的职责是拱卫中军。</p>
这三万“八旗精兵”其实多数是汉军旗抬旗上来的,真正满蒙八旗的精锐士卒并不多,但中军必须要有精兵护卫,济度便将主意打到了斥候的头上。</p>
每一支部队的斥候都是军中最精锐的骑兵,济度正是知道这一点,才将所有斥候都调到了骁骑营。</p>
十来人在乱石滩前下了马,不时向增江下游张望,看样子是在等船。昨天那名船夫也是石滩圩的,现在连人带船都没了踪影,不过鞑子有“舟桥部队”,根本就不着急。</p>
果然没过多一会,就有几条船从增江下游摇了上来,到乱石滩中的简易“码头”上将这十来人马载到对岸。</p>
这些斥候下了船来,又骑上马上了驿道,或许是因为人少的缘故,他们并没有分散开来到周围的树林中查看,而是直接进了石滩圩,不大一会又走了出来,继续顺着驿道前进。</p>
“这他娘的也能叫斥候?”李元利看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念了一句。</p>
半个时辰之内,6续过了五队斥候,这些人和第一队斥候一样,根本没有在增江两岸过多停留搜索,最后一队更是连石滩圩都没进。</p>
或许在他们看来,前面已经过了四批人马,圩里别说有人,可能连盆盆罐罐都没了。</p>
这时,鞑子的前锋部队终于抵达了增江东岸,他们将和绿营的“舟桥部队”一起搭建浮桥。</p>
船只足够,又有了紧水河的经验,鞑子的浮桥搭得很快,他们先砍来大腿粗的树干削尖一头,然后在两岸水浅处打桩,再将儿臂粗的铁链拴在上面拉到对岸。</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