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刘邦接义旗!,汉家王朝,茄子盒,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胜、吴广的起义历经半年终究还是失败了,但是压死秦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出现了,各地的起义军共同拧成了这根草。各路英雄豪杰都等着给秦朝这堵岌岌可危墙最后一脚,当然也有不一定是英雄豪杰的。</p>
秦二世元年九月(公元前209年),征发渔阳(今北京密云)的900疲倦之卒在陈胜和吴广的带领下揭竿而起反抗秦抗暴行。一时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皆是起义响义的队伍,其中有一位领导是刘邦,称沛公。</p>
刘邦起初是秦朝治下泗水郡沛县的一个农民的三儿子,所以又叫刘三,字季。天天在乡里呢也不事生产,就是广于交游,按现在话说就叫做游手好闲。</p>
秦朝统一全国以后,他当上了泗水亭的亭长,做了一名专司治安、邮驿和接待事务的基层片警。当然,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杀狗。</p>
由于刘邦喜欢和人交游,尤其是喜欢和一些美女相交,所以在和吕雉结婚前就与别人生下了刘肥,称帝后封为齐王。他也喜欢喝酒,但是从来不给钱,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他就与“无赖”挂上钩了。</p>
在某一天刘邦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时候,恰巧撞见了秦始皇出巡,那驾势那场面,让刘邦这个三无小吏立马升腾起了“鸿鹄之志”,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也”。</p>
又是一次押送刑徒,刘邦发现逃跑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没等到地方就跑完了,自己也得被咔嚓一刀砍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把剩下的人都放了。这个时间点很重要,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p>
在释放刑徒之前,刘邦就对他们说:“你们到骊山去做苦工。即使累不死也会被打杀;就算幸而不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家。现在我放你们走,大家也就都各自找活路吧!”</p>
刘邦这一番话也确实是感动了很多人,这就能看出来其实刘邦比谁都聪明。如果这些人有贪生怕死的去告发呢?现在这么一番演讲,在大环境的带领下,个人的脆弱心理就被顺过来了。</p>
果不其然,立马就有几十个民工表示誓死要跟着刘邦走,就这样,刘邦算是聚起了自己最初的起义军,虽然只有几十人。其后又斩一白蛇,这算是真的起义了。后据传说斩的是白帝子,而刘邦就是赤帝子。</p>
被放的人回去宣传刘邦如何如何仁义,如何如何斩白蛇,再把那也不知道有没有的老妇人也说一遍。这么一下刘邦的名声可就大起来了。</p>
沛县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寻思着能不能咱也起义,两人为了响应天下大势就合伙杀掉了县官。但是两人说白了都是做文书工作的,而且都不想被秦朝当成最高通辑犯,这时就想到了躲在山里面吃土的刘邦。</p>
几人私下里本就有预谋,再加上现在县官已经死掉了,就直接让人给刘邦请回来了。然后就顿说辞吹捧,最后就一句话,我们缺个头儿,你看你这么有领导天赋不如就应了吧。</p>
刘邦傻吗?开玩笑简直是。当头儿就意味着秦军打过来先要咔嚓掉的就是他,而且以后还得端着驾子,喝酒也要给钱了,还不能随便泡妹子了。这些都是外象,最主要的还是会杀头。</p>
如果一个人不知害怕那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害怕是保护人自身的最后也是最初的屏障。在面对一个可能会掉脑袋的决定时刘邦不得不慎重。</p>
有人就说之前放刑徒也是掉脑袋的事,他不也做了。这是两回事,具体说就是一种是把秦朝灭了,一种是把秦朝的几个干活的放了;而在一群前一种人的前提下,后一种人犯的罪就不算罪,而且老老实呆着还可能没事。这就是乱世的法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