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6章 气氛,玩宝大师,青木赤火,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犹疑并不是要不要出手,这个价儿余耀没兴趣。犹疑的是到底是不是真品。</p>
此时,余耀身边的杨锐似乎也对这件青花釉里红起了兴趣,拨了拨余耀的胳膊,同时看向余耀。</p>
余耀还在沉吟。</p>
若说清代的青花釉里红,以雍正为最,特别是釉里红的发色,呈现鲜红,又被称为“宝烧红”。而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红的颜色有些发黑。至于乾隆朝的青花釉里红,比康熙强,比雍正差。所以虽然水准不低,但是特点也不那么鲜明。</p>
杨锐一看余耀也拿不定注意,便耳语道,“气氛有点儿紧,价儿又太贵,算了!”</p>
杨锐说气氛,是因为他观察到有两三个人已经对这件青花釉里红梅瓶跃跃欲试了!</p>
余耀一听,眉头忽而舒展,扭头耳语道,“说得好!放弃就对了!”</p>
“啊?”杨锐一愣,但此时不宜多说,既然余耀说了放弃就对了,那就回头再说吧。</p>
余耀这是从杨锐说的现场气氛,一下子想到了瓷器烧造的气氛,结合之前的判断,彻底看明白了!</p>
在瓷器烧造的过程中,气氛是个专业名词,指的是瓷器所处的烧造环境。</p>
简单来说,在瓷器烧造的过程中,其实就两种气氛,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p>
烧窑的时候,如果要开着火门,氧气就能进去,瓷器就处在氧化气氛之中;要是关着火门,没有氧气进入,那窑炉里就是一个还原气氛。</p>
釉里红,就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而且铜作为着色剂,不太稳定,温度高了,那就“还原”没了,见不着红色,彻底报废。温度低了,那就会发黑,黑得轻一点儿勉强可以,要是黑得厉害,那也得报废。</p>
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这个温度的控制范围是多少呢?</p>
10摄氏度以内!</p>
要知道,瓷窑中可是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在这个基础上控制10摄氏度的误差,难度可想而知。</p>
这个难度,说的是古代窑工面临的。因为现在不存在了,科技发达,瓷窑里设有温控表,烧的又是燃气,可以快速精准地调节温度。</p>
所以,釉里红这个品种,在历史上成品率很低,也不能长期维持。笼统归纳一下,也就是元代到明代初期、清三代康雍乾时期,这两个大阶段充分烧造过。</p>
这其中,以雍正的釉里红最为鲜红,同时没有晕散。但是,即便是雍正釉里红,一块红色之中也不会这么均匀,这是当时的柴木烧窑这个基础决定的,温控误差可以做到10摄氏度以内,但要保持精准的稳定是不可能的。</p>
而这一件青花釉里红,虽然颜色不如雍正釉里红鲜亮,有乾隆朝的发色特征,但是红得过于均匀了,虽然也不是完全均匀,但已经超出了应有的范畴。</p>
这必定是现代瓷窑利用温控表精细掌控窑温的结果!</p>
虽然解释起来比较复杂,但其实在余耀脑中只是一小会儿的工夫。</p>
对于这种顶级高仿,以余耀的眼力,尚且是在波折中才看明白,所以其他有人跃跃欲试一点儿都不奇怪。</p>
老头儿说了“开席”之后,便有个高瘦的男子左臂挡拆、右手急探,将带着编号和价签的塑料牌抢在手中。他的左侧和对面,各有一人出手也比较果决,但都没有他快。另外,还有两三个人略有迟疑,更是赶不上趟儿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