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头之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72 胡说八道有理,隋唐争霸,老山头之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瓦岗军大多都是绿林豪杰,这就本能的带上了争强斗狠的特性。虽然沈厚创办学校,加强教育,但是像秦琼这些老一辈的绿林好汉,心底还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是李靖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觉得这样处理玉玺的问题似乎有点草率,不过现在也被秦琼和裴元庆绑架了。虽然觉得不妥,但是也并没有制止,潜意识里他觉得裴元庆也许能打败李元霸。毕竟像裴元庆和罗士信这样天生神力的人不可能太多,最坏的结果也应该势均力敌吧。至于罗士信他虽然认为这样做不好,但是在这里他没有多少发言权,他必须要听从秦元帅的命令。</p>
在李靖和罗士信犹豫不决只见,裴元庆已经和李元霸打了起来。当李靖听到裴元庆自负的让李元霸想动手的时候,李靖就明白了,他们已经落入了李世民的圈套。而这时候躲在暗处的张仲坚也担心地走了出来,他也发觉了李世民的阴险。虽然张仲坚没有和李元霸正面交过手,但是从他收拾宇文成都的手段就能看出来,他的实力绝对不低于裴元庆。两人实力相当的人较量,自然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现在裴元庆为了面子让人家先动手,再加上李元霸站在高处,恐怕情况不妙。高手比斗,占据一点细微的优势就能决定胜败。</p>
李靖和秦琼看到张仲坚也只是用眼光打了一下招呼,也没有心思寒暄,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裴元庆和李元霸的较量上。只见李元霸泰山压顶的砸下来,裴元庆双锤上迎,耳朵里一声巨响“咣”声震于野。在周围传出一阵阵“咣咣”的回音。李元霸和裴元庆只觉得双耳“嗡嗡”的乱响,双手发麻,似乎拿不住手中的大锤。尤其是裴元庆双脚“噔噔”的连退了好几步,不过这也有好处, 能把压在他身上的压力卸掉。</p>
再看李元霸他向后退因为是上坡,所以退不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的锤差点脱手。李大傻子心说:哎呀妈呀,这小白脸好大的力气,锤不大力气不小,就是宇文成都也比不上他的力气,看来要再家一把劲。双锤一拄地站起来大喊一声“再来”,向着裴元庆就冲了过去。他俩一个向后退了好几步,一个闪了个屁股墩也算没有分出胜负。现在李元霸又冲过去,明显是想一鼓作气打垮裴元庆。因为裴元庆正在后退,所以他想借机加一把力。不得不说他的机会把握的很好,虽然他为人总是办傻事,但是他的战斗意识很强,也很实在。就像刚才,他提出互换三锤就已经开始挖坑,果然,裴元庆自动入彀,因为一点点面子,让他先动手。现在他又要借着裴元庆立足不稳乘胜追击, 这样审时度势抓战机的人谁能想到竟然是一个傻子!</p>
裴元庆也是一个天才,他自然明白李元霸的目的。双锤向后轻轻一摆,身体借机站稳,不退反进,也向李元霸冲了过去“来得好!”一鼓丹田气大吼一声“开!”。</p>
刚才大家被“咣”的一声震得双耳发鸣,现在才稍稍觉得“嗡嗡”声小了一点,这两个人又卯上了。明智的赶紧用手捂住耳朵,有的手拿兵器没有地方放,只能硬顶。</p>
双锤再次相撞,碰撞声震耳欲聋,把很多人手中的兵器都给震落在地。可能有的人觉得我说的太夸张,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很多人手中有兵器,所以不能用手捂住耳朵,但是这次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在耳中传出轰鸣声时,本能地不由自主的就用双手去捂耳朵,所以手中的兵器就掉了下来。</p>
双锤相撞对旁边的人都产生这么大的冲击,作为当事人自然更加难受。裴元庆双膀发麻,再看双手虎口崩裂血流了出来。他自认是天之骄子,除了罗士信和他势均力敌外,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合之将。他也听说过李元霸力大无穷,心里早就有了比斗的心思。今天 一比之下,发现他确实很猛。虽然他情形不好,但是他发现李元霸也比他强不了多少,又是一屁股墩在地上,双锤分别砸在两边。想到他可以向后退把撞击的力量慢慢卸掉,而李元霸却只能硬抗,他觉得已经占了便宜。</p>
李元霸自然也不好受,一样的双膀发麻,虎口流血,不过作为攻击者,还是比裴元庆占据了先机。双锤砸在地上后,他比上次反应更快,迅速站起来,拖着锤就冲下山。</p>
正在后退的裴元庆看到李元霸又冲了过来,只能咬牙迎上去。李元霸也没有想到裴元庆这么厉害,他出道以来,从来没有人能接住他一锤,却没有想到裴元庆不仅接住了四锤,而且还能站起来。这次他决定不再留手,于是把压箱底的功夫施展了出来。前两次他都是双锤一起砸下来,这次他一锤在前一锤在后,犹如流星赶月一样砸下来。</p>
裴元庆却没有想到这次李元霸改变了策略,竟然使诈。他一直都知道李元霸是一个大傻子,却没有想到一个 傻子竟然也会玩心机。这时候裴元庆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李世民父子故意散布消息,让人以为李元霸是傻子然后作为奇兵。如果真是这样,李家父子也太阴险了。这些念头在裴元庆脑海一闪而过,他不敢分神,还要全力以赴的对付李元霸。他一开始是双锤上举,这时候也只能把双手之力尽量向左手转移,用左锤去接李元霸的右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