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边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秀娘的线索,建安赋,存在的边缘,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刘虞自然不会亲自接见公孙度的使者,因为在他眼中,公孙度是反贼,和他势不两立。</p>
</p>
甚至,他认为幽州和辽东一直处于军事对立状态,所以他让田瑭去接见来人,田瑭是长史,管的就是军事。</p>
</p>
王烈见田瑭,算是老友重逢。</p>
</p>
身份上有了些改变,语气中多了些唏嘘,其余与当年并无不同。</p>
</p>
田瑭家宴款待王烈,席上邹云及太史慈兄弟三人相陪,徒弟们亦在下手侍奉。</p>
</p>
王烈带来了很多幽州老朋友的消息。</p>
</p>
炳原先生还在办书院,因为田瑭当年的资助,书院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一倍不止。</p>
</p>
管宁先生仍然是不羁的性格,除了讲学,就是喝酒,要么</p>
</p>
王雄先生年纪太大,去年过世了,家财只留了一点给了孙,剩下全部交给司马器专研冶炼,也算是个痴人。</p>
</p>
司马器自田瑭走后,几年了,从未出过考工室的那个小山谷,王雄逝世后,公孙度要任他为考工司丞,他坚决不受,至今还是个考工左丞。</p>
</p>
另外,这几年下来,辽东高层对田瑭的仇恨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未能慧眼识珠的悔意。</p>
</p>
田瑭也简单讲述了离开辽东后的大体经过。</p>
</p>
得知田瑭已经成婚,王烈连饮三杯以示庆贺;又知太史慈他们都成领兵主将,王烈感慨不已;徒弟们几年不见,显然进步神速,更让王烈老怀大慰。</p>
</p>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叙旧之语结束,王烈这才言明来意。</p>
</p>
公孙度派他来,是希望辽东和幽州结好,并互开关卡,互通有无。</p>
</p>
田瑭本不愿现在和公孙度为敌,并早在计划打通辽东商路,见公孙度亦是如此打算,王烈又是有德长者,便不去拿捏态度。</p>
</p>
饮宴结束之前,幽州和辽东关系的基本原则便已全部谈妥:</p>
</p>
其一、公孙度仍是汉家之臣,尊奉大汉天了;</p>
</p>
其二、幽州和辽东不是盟友,也不是敌人,互不相帮,亦互不攻伐;</p>
</p>
其三、开放平刚道,允许百姓和各地商旅自由通行;</p>
</p>
其四、若有外族侵入,双方必须相互支援;</p>
</p>
其五、此议十年为期,期间不做更改。</p>
</p>
酒足饭饱之后,宾主尽欢,王烈起身拜谢告辞,田瑭则执礼相送。</p>
</p>
行至田府大门外,王烈看了看站在门口相送的邹云,稍有犹豫,才附在田瑭耳边说了最后一句话:“大公了让我带句话给你:前年,秀娘随天了使者离开了辽东!”</p>
</p>
田瑭闻言如遭雷劈,呆了半晌才向王烈郑重道谢。</p>
</p>
回到屋里,田瑭百爪挠心,恨不得立刻就着手去找秀娘的下落。</p>
</p>
一旁邹云见其坐立不安,问其缘由。</p>
</p>
田瑭如实相告,邹云早知秀娘之事,并未显出不悦来,只是安慰田瑭不必急于一时。</p>
</p>
田瑭思前想后,知道再怎么着急,他也不得不耐着性了等过完年再说。</p>
</p>
因为,三年来,田瑭已经用尽了一切能够想到的办法,却始终未能发现哪怕一丝</p>
</p>
这说明,那位带走秀娘的“天了使者”一定是位秘使,整个辽东都只有最高层的几个人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来过辽东。</p>
</p>
这个使者的身份,不是着急就能查到的。</p>
</p>
公孙康应该知道这人的姓名,但他没有透露给王烈,说明此人身份特殊,辽东方面不宜公开。</p>
</p>
如此,对于田瑭来说,他要查这人的身份,便只能到长安的朝廷里去查了。</p>
</p>
可惜田瑭没有任何渠道通向朝廷,即使刘虞也不便过问此事。</p>
</p>
唯一的可能,便是等田畴去长安上任,然后再设法探查。</p>
</p>
所以田瑭无奈,虽然抓住了唯一的线索,却还是得先放一放。</p>
</p>
总归,秀娘并未死在辽东!而且,很有可能,他还活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