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震撼
侃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震撼,鉴宝:我能解析宝物奥秘,侃山,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位老人,手中的核桃难道真值二十五万金币?”有人疑惑地问。</p>
刚才,林新提议以物易物,老人却婉拒。</p>
林新解释:“首先,那对核桃饱含老人的情感,难以割舍。其次,那对核桃的价值远超二十五万,你以为他人愚蠢吗?”</p>
众人再次震惊,那老人竟胆大包天地随身携带价值超二十五万金币的宝物?</p>
“见鬼了!太不可思议了。哪天我也要去寻找核桃,老林,告诉我,怎样的核桃才能价值连城。”其中一个同学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p>
他心中涌动着一股冲动,想要立即寻找核桃,刚才的场景,令他终生难忘……</p>
在遥远的艾泽兰德,文玩核桃被称作灵魂之核,分为雄狮之颅、猛虎之额、罗汉之心、贵族之冠、学士之帽、智者之冕与凤凰之心。市场中,一对未经触碰、拥有完美神韵的雄狮之颅,其价值从十年前的数百金币,已飙升至如今的万金难求;把玩超过十载的单颗古老核桃,已被估价逾四千金币;两年前,一对凤凰之心约莫一千五百金币,现今却已翻倍,直逼三千金币。</p>
“这称为灵魂之核,无知者切勿轻易涉足,谨记,过分昂贵的勿贪。”</p>
“灵魂之核,是在特定时刻采摘,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实中,筛选出拥有独特纹理与对称美的核桃,加以巧匠之手精雕细琢,赋予其生命。”</p>
这需要无尽的耐心与机遇,方能觅得一对绝世双宝,再加上数十年岁月的滋养,灵魂之核的色泽将由浅入深,最终凝练成血红宝石般的光泽,愈显珍稀。灵魂之核与普通食用核桃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蕴含的挑选、油养、摩挲、收藏与交换的神秘仪式。</p>
林新娓娓道来,众人虽闻其言,心中仍感茫然。</p>
“仅凭言语,确难领悟其精髓。简而言之,灵魂之核的核心,恰为四字真谛:形、质、色、双。” “所谓形,即是形态。纹理繁复,两核匹配无瑕者,愈显珍贵;纹理密集均匀,边缘宽厚,是评判上乘灵魂之核的关键。”</p>
“质”上乘的灵魂之核,质地细腻而坚韧,轻击时声如瓷器,手感沉重。历经沧桑的老核桃,摩挲之时宛如羊脂白玉,清脆如金石相击。</p>
“色”则是指灵魂之核随时间流转所展现出的变幻色彩,年岁悠长的灵魂之核,终将绽放出红玉般的透明华彩。</p>
“双”则关乎核桃的尺寸。</p>
“通常而言,形质色皆佳的灵魂之核,尺寸愈大,价值愈高;然而异形核桃最看重的,则是成双。世间无一相同的核桃,犹如世上无双的彩蛋,纵使一车之多,亦难觅一对天造地设的灵魂伴侣,寻得匹配佳偶需极大耐心与机缘,因此,一对天赐良缘的异形核桃,往往价值连城。”</p>
众人聆听之后,频频颔首,似乎已窥见其中奥秘。</p>
“然而,需警惕色彩之谜,易遭伪造。”林新告诫。</p>
时下,市面上不乏经人为着色的灵魂之核,实则年岁尚浅,需细细辨认。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即以指尖轻轻拂过,古老核桃表面将显现熠熠光辉,而新生核桃人工染色绝无此效。此乃藏家口中常说的灵魂之核是否得人间灵气滋养的秘诀。</p>
目前,艾泽兰德流传“四大名核”,根据外貌区分,分别为贵族之冠、雄狮之颅、猛虎之额与学士之帽... ...</p>
“看来,你们还是安心研习法术更为妥当。这里面的玄妙繁复,稍有不慎,便可能耗尽你的灵魂之力,甚至危及生命。别说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即便是看似平凡的,譬如这双千金难求的魔法宝石,若非真品,你数月修行积累的灵魂之力,便将付诸东流,只留下空虚与寒冷。”有导师谆谆教诲道。</p>
林新颔首:“这就是古老魔法的代价,力量强大,但伴随而来的风险同样巨大。”</p>
“然而,魔核的成本并不高昂,闲暇之余,修炼者不妨一试。寻得一对品质上乘的,数载修炼,其价值便会攀升。”</p>
更有甚者,把玩魔核,对于年长的法师大有裨益。一些法师在手中摩挲着魔核,同时进行着复杂的手指运动和精神锻炼,以期减缓衰老的进程,保持心智的敏锐。</p>
“正是!昂贵的我亦不取,仅需些许金币,去挑选几对,若是好运眷顾,总觉比购买命运石更容易发家致富。”那名法师委屈地说道。</p>
“你竟还有脸提命运石?上次被夫人训斥得够呛吧?”那位导师与他是邻居,他们夫妇因房契之事争吵,连这位导师都听闻了。</p>
闻言,那法师面色微红,暗自想:这话不必当众说出啊!</p>
“要找到一对天然的高品质魔核,实属不易。莫看市面上,魔核众多,价格似乎不高,外观品相极佳,但其中不少的品相是通过人为改造所得。”林新向众人阐述。</p>
“改造?如何改造?像重塑面容一般?”女班长疑惑。</p>
林新解释:“正如古代,束缚脚踝以塑造形态。当魔核尚在生长阶段,可塑性较强,利用特殊工具将其固定,便能培育出品相完美的魔核。”</p>
不过,这样一来,无疑丧失了一份天然之美。</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