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风系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看电报许多趣事,回现代皇帝震惊,大唐广播站2,携风系雨,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妙声他们站在电报局的一角,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p>
只见不断有人拿着电报单进进出出,这些电报单先是递到译报员手中,译报员们飞快地将其译成电报码,然后再交给发报员进行发送。</p>
张妙声好奇心起,拿过一张译好的电报单,低头一看,顿时惊呆了。这电报码竟然是一个个的八卦图案!</p>
他不得不佩服大唐人的聪明才智,结合自己所知的知识,把外国的电报码改成了具有道家特色的八卦,真是有意思。</p>
他们观察了一阵,只见收到的电报都被译码员准确无误地译成了对应的文字,文字通顺流畅,没有半点错误。看来这种八卦码不仅创意十足,还非常实用呢!</p>
除了发送公文电报,闲暇时候,电报房也接一些民间电报的活,当然必须在公文电报都发完之后,再发送民间的电报。</p>
百年前大唐听了张妙声的建议,开设了邮局,可以在大唐的几个大城市之间送信和包裹。</p>
但就算有邮局,长安洛阳两地之间寄信的费用也不小,毕竟两地的距离在这里,是无法忽视的。</p>
现在两地通了火车,邮局可以把信件和包裹放在火车上运输,今天收的邮件,明日一早上火车,傍晚就到了,再加上送信到家的时间,完全可以在两天内把信送到。</p>
但电报更快,半天内准能送达。</p>
遇到一些家人生病、去世之类的急事,电报就是不二的选择了。</p>
当然,百姓无法进入皇宫发电报,所以在长安的街头,有几个电报点,专门做民间的电报服务,收了钱,就拿着电报单跑到宫里的电报局发报。</p>
虽然多花费一点时间,但对于百姓来说,已是很快了。</p>
这种电报按字数收钱,一个字五文钱,电报发到后,还要对面的人去送信,收信人又要给一笔送信钱,花销远大于去邮局寄信。</p>
尽管这样,每天来发电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p>
当然,想要划算,减少电报的字数是关键。</p>
老百姓不像官家,发电报不要钱,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每个字都要花钱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钱袋子着想。</p>
他们很快就悟出了使用电报的好法子:电报越短越好。</p>
小欣月很好奇,一封信能短成什么样子?</p>
电报局的管事给他们看了一些已经发过报的电报单,里面的文字还真是够短的。</p>
比如这张写着“父病速归”的电报,只有四个字,真是够简短的,不过这种电报是刚需,为了赶时间,即使是穷人也不得不花点钱发电报,这种电报是民间用得最多的。</p>
还有不少商人用电报来传递两地的物价,电报上简单地写着某物多少钱,简短到只有货物的简称,价钱也只有数字,没有货物的单位。</p>
但这已经足够了,熟悉行情的商人一眼就知道其中要表达的意思。</p>
他们只要发现某样货物紧缺,价钱暴涨,就发电报送出消息,让人赶紧去进货,抓住时机大赚一笔。</p>
这种电报,商人们可是舍得花钱的,所以特别多。</p>
当然,电报局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所有的电报都收藏在皇宫的电报局里,不会泄露出去。</p>
以皇宫的安全状况,老百姓还是比较放心的。</p>
听了电报局的讲解,张妙声等人都点头称赞,看来大唐的电报做得还不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p>
这时,译报员来找管事,递给他一张电报单,问道:“这张电报单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发出去?”</p>
管事拿过来看了一下,也不明就里,便问:“这是民间的电报吧?交钱了吗?”</p>
“交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