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斗不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4章 【怡和大撤退】,我要做港岛豪门,我是阿斗不扶,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5月10日,正值中英就港岛前途问题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香港投资者刚刚建立少许信心之际;
怡和主席西门·凯瑟克突然宣布,将怡和公司的注册地从香港迁移到英属自治区百慕大。
怡和公司所谓迁移,实际就是在百慕大注册一家集团的控股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以怡和控股的股份,交换香港上市公司怡和公司的股份;这样一来,原上市公司股东变成新控股公司的股东,并取代原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消息传出,全港震动!
《南华早报》指出怡和一直以来,自称‘一直代表殖民地时代香港’的老牌英资洋行,在此最关键时刻宣称撤离香港,其震撼力有如投下一枚‘百慕大炸弹’;
《东方日报》毫不犹豫的批评道如果怡和对香港没有信心,何不干脆不要在香港做生意,不赚香港人的钱?
舆论普遍认为怡和选择在最敏感的时候宣布迁移注册,是‘不合时宜’及‘不明智’,是一种帮助英国政府在关键时刻进行的施压;如此行径,以后和大陆的贸易也不会如以前顺利。
美国的银行家评论道怡和希望处于保障集团的海外资产,因为香港将来一旦前途有任何变化,怡和纵然损失的也只是香港资产,可以透过百慕大控股公司保全海外的资产;不过,怡和实际并无需如此急迫在现阶段采取行动,大可在两三年后实行亦不为迟。
很显然,比起保障资产,怡和此举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就是向华夏施压。
不过,怡和虽然此举让华人纷纷感到气愤,但华人们很快想起,吴光耀斩断怡和双翼——九龙仓和置地的事情;
顿时,港岛的风再次吹偏了!
一些媒体用‘民族英雄’‘大涨华夏人志气,大灭英国人威风’‘吴先生不愧为龙的传人,世界华商的骄傲’‘大大振奋和提高了华夏人的民族自信和自尊’
为了不挑起中英资本的对抗,吴光耀不得不站出来说道;
“我想大家必然有人对我参与——某些本港地产公司活动(暗指九龙仓、置地收购)感到很有兴趣,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我参与地产活动,并非因为我想和传统的英资公司作对;大家也可以看出,我从未对太古洋行、会德丰洋行、大酒店等老牌英资发起任何收购,反而多有合作。我参与的活动对象,都是一些本身遇到困难的公司,就算我不参与,也有其他人参与。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香港前途充满了信心,所以这些商业活动,不过是我的多余资金需要找一个落脚点,仅此而已!
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话虽然如此说,其实吴光耀心里怎么想,也只有自己知道!
不过,不管这么想,也不能因为这种收购而被安然冠上‘民族英雄’;
否则,以后如果收购华资企业,岂不是要被冠上‘民族叛逆’;
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绑架’!
只要自己没有那种‘道德’,谁就不能绑架自己。
五月下旬,吴光耀从大陆回到了香港。
此行收获满满,拿下了京城国贸中心的投资,而且是独资;
此时,大陆尚未通过‘独资’企业的政策,吴光耀显然是面子大;
当然也有大陆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一项6亿美元的大工程。
这些年来,吴光耀在内地投资了很多项目,有盈利性质的,也有非盈利性质的;
非盈利性质的项目有广深高速、广珠高速、沙角电厂a、蛇口南海酒店、绍兴大学;
盈利性质的项目,全部是合资企业,计有深州香格里拉酒店、京城彩色显像管厂、上海捷豹(英国吴氏)、蛇口p拉链厂、蛇口自动化设备厂
前前后后已经实打实的投入了200亿港币,可谓非常出力;
前世,合和的胡应湘虽然号称在内地投资500亿港币,不过那可是前前后后三十多年的投资。
而吴光耀不到五年,就实打实的现金投入了200亿港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