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科举制的震撼
花颜小风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5章 科举制的震撼,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花颜小风筝,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曹操和孔明的疑惑。</p>
苏云微微一笑:“此刻想堵住世家的嘴,最合适的就是这个九品中正制。”</p>
“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安抚手下与世家,全心全意干掉益州与凉州。”</p>
“此计虽然长久使用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我有解决之法。”</p>
此话一出,诸葛亮与曹操全都瞪大了眼睛。</p>
好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样。</p>
“等等…世家门阀垄断,你真有办法破除?”</p>
苏云信心十足点着头:“当然!别忘了我的学堂是做什么的。”</p>
“如今在我老丈人蔡邕,还有马日磾、皇甫嵩等人的教导下,第一批毕业的就有将近三四百人,各个领域的都有。”</p>
“我不让他们入仕了,全给我留在学堂当老师教育新学生。”</p>
“只要给我几年时间,咱不仅能卖出大量学区房,还能收获大批量的人才。”</p>
几个老家伙别看年纪大,但本事可不差。</p>
在教书育人方面,能力极强。</p>
这年头人才之所以被世家垄断,一个是因为地位和晋升渠道被把控。</p>
另一个…则是平民无书可读。</p>
可如今苏云印刷厂和造纸厂,已经成熟。</p>
机械化以后产量大幅提升,加之报纸的影响力日益扩大。</p>
完全可以在平定天下后,大批量印刷书籍,打破知识垄断了。</p>
“等有了足够的书籍,再到全国各地分设学堂,只需几年后就有了大量待业的知识分子。”</p>
“到那个时候,咱们便把中正制取消掉,进行改革…”</p>
曹操满是期待看来。</p>
听着苏云侃侃而谈,他仿佛看见了一位圣人手握大刀,在下一盘大棋。</p>
而这盘棋…足以影响天下所有世家的地位。</p>
他相信,就算苏云没下赢,也会掀棋盘砍人。</p>
诸葛亮也眼神灼灼,想听听自己这位大哥,到底有何妙计。</p>
竟让他…敢说比九品中正制更好?</p>
“改革?那之后咱们用什么选举制度,才能在保证扶持寒门的情况下,又不让朝堂大乱?”</p>
苏云缓缓吐出三个字:“科举制…”</p>
“何谓科举制?”</p>
曹操孔明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过。</p>
苏云笑着解释了一遍:“就是让全国各地举办数场考试,从乡到县,再到总决赛,上考社稷下考君子六艺诗词歌赋。”</p>
“比如说,每次乡试选出十名,再送到县里,让所有乡试通过的人继续杀。”</p>
“最后所有的县将各自前十派送到京城,进行最后厮杀决出前十或者前一百,这些人将入仕成为官员。”</p>
“而那些考官全由朝廷随机委派,这样选出来的人才不仅保质保量,而且平民也能有晋升机会。”</p>
“又能避免世家搞舞弊,如此一来不就打破了世家对人才的垄断?”</p>
听完苏云的讲解后,曹操眼睛已经亮的跟太阳一样。</p>
此刻的他,内心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p>
这科举制,无疑推翻了他对人才选拔制度的所有认知。</p>
众所周知,无论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能依靠关系晋升。</p>
但科举制…却与前两者不同。</p>
完全是凭实力厮杀,哪怕你靠关系通过了乡试,也通不过县试。</p>
是不是滥竽充数,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考便知!</p>
此法直接遥遥领先了!</p>
“嘶!此制度牛逼啊,能杀出来的都是全能型人才。”</p>
“最重要…身世清白,我亲自录取了他们,他们还会对我有感激之情。”</p>
“毕竟提拔之恩啊,还怕他们不努力干活报答我?对于那些炸刺的,直接干掉。”</p>
“反正每一年都会有新鲜血液送进来,还能大大减少贪官污吏。”</p>
曹操拍手叫绝,双手叉腰仰天大笑了起来。</p>
诸葛亮也是惊为天人,眼中全是崇拜与狂热。</p>
“此法当名垂千古,乃是底层人民与上流社会,抗争的好政策!”</p>
“哪怕后世也用得上啊!大哥真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啊。”</p>
“竟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而且瞒过了天下所有人!当纸张印刷普及时,世家还在庆幸纸墨降价,殊不知已经掉进了大哥你的陷阱。”</p>
“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小弟拜服!”</p>
诸葛亮高举双手,拱手作揖。</p>
那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在串联一起后,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局。</p>
一旁的马云禄惊诧万分:“你…你竟要掘世家门阀的根基,为百姓造福?”</p>
苏云点头:“当然!我就是百姓出身,我知道他们有多难。”</p>
“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p>
马云禄黛眉一皱:“可你想实行科举制,必然遭到各大世家抵制啊。”</p>
苏云负手而立,嘴里叼着一只鸡腿,眼神深邃道:</p>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