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收入朝鲜(上),乱说天国,鑫兴,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85 年正月,日本借清军在朝鲜平叛时击伤日兵一事,派伊藤博文赴华交涉。太平天国政务院任命秘书长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在天津与伊藤博文谈判。在首次会谈中,伊藤博文无理要求:太平军从朝鲜撤军,惩办打伤日军的太平军官兵,对受害日本商民予以赔偿。当时,太平军驻朝鲜人数达一千多,而日军驻朝鲜仅一百多,太平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伊藤博文为了让太平天国政府尽快妥协并达成协议,毫不掩饰地发出威胁称,如果太平天国政府不撤军,那么日本将会大规模向朝鲜增派军队。在这场紧张激烈的谈判中,李鸿章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毫不动摇的立场。他以正义凛然、言辞犀利的态度回应道:“朝鲜乃是太平天国的藩属之国,太平军驻留于自家藩属国内,这跟贵国毫无关联!”面对日本方面对太平军在平乱期间误伤其士兵的指责,李鸿章坚决否认,并多次强调:“经过我方深入调查,此事责任不在我方,纯粹是由于你们日本士兵无端阻挠我方平定叛乱所导致的恶果。至于所谓平叛行动中伤害日本商人百姓一说,更是毫无事实依据,纯属贵方一面之辞罢了。”凭借着如此强硬的态度和充分的理由,李鸿章将日本提出的所有赔偿要求一概否决。
时光匆匆,转眼间来到了 1886 年。此时此刻,日本依旧不遗余力地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试图谋取在朝鲜半岛的实质性利益。特别是在经历过 1884 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甲申政变"之后,日本国内对于与中国开战的呼声愈发高涨,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此起彼伏。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朝鲜统治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忧心忡忡,他们深知战争带来的将是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为了规避中日之间可能燃起的战火,这些人开始绞尽脑汁,思索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最终决定向强大的俄国寻求庇护。与此同时,朝鲜王室也逐渐受到了民族意识觉醒的冲击。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依然效忠于中国,但实际上,他们早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事大党"(指侍奉大国)。国王高宗心中时常涌起一种屈辱感——他觉得自己统治下的这片辽阔土地竟然要屈从于中国,实在令人羞愧难当!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够挣脱中国的束缚,获得真正的独立自主。
而投靠俄国,无疑是达成此目的的不二之选。如此行事,不但能够助朝鲜挣脱中国的桎梏,更可依仗俄国之力保家卫国、护佑子民安定。至此,一出波谲云诡、扑朔迷离的政治角力正式拉开帷幕......彼时之俄国与朝鲜,皆处风云变幻之际,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二者国情亦随之跌宕起伏,而正是这些因素,为双方的“结盟”构筑了坚实根基。俄国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其疆域不断扩张,于远东地区之影响力亦与日俱增;反观朝鲜,则因日本之侵略及清朝之衰落等缘由,陷入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境。在此种形势下,朝鲜欲寻强国庇佑以求存,而俄国则欲借机拓展其在远东之势力范围,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然这场看似天作之合的联姻,实则暗潮涌动,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其中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因此,朝俄双方皆需谨慎筹谋,方能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棋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穆麟德于 1882 年末接受了太平天国政务院的任命,担任朝鲜外务督办兼总税务司一职,掌控着朝鲜的外交事务和海关权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早已被沙俄所收买,沦为了俄国“南下政策”的傀儡。在内政方面,穆麟德不断向高宗和闵妃鼓吹“引俄拒中”的理念,试图让他们相信只有依靠俄国才能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而在外事活动中,则暗地里撮合朝鲜与俄国之间的接触。1882 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签署之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提那耶夫曾经恳请太平天国政务院秘书长李鸿章出面调解朝俄建立外交关系,但李鸿章洞悉俄国企图向南扩张的野心,果断地回绝了这一请求。眼见通过李鸿章这条路行不通,俄国便直接委任其驻中国天津领事韦贝尔作为全权大使,独自与朝鲜展开交涉。在穆麟德精心策划与运作之下,朝鲜和俄国竟然成功地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瞒着他们的宗主国太平天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 1884 年 7 月 7 日私自签订了《朝俄修好通商条约》。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穆麟德那堪称绝妙的手段。然而,甲申政变之后,穆麟德背离中国、投靠俄罗斯的行为愈发猖獗,其活跃度也大幅上升。如此种种,最终引发了“朝俄密约事件”。就在这个时候,英国驻仁川领事意外得知了穆麟德背叛清政府的重要情报,并毫不犹豫地将其转达给了李鸿章。至此,穆麟德的所作所为彻底败露无遗。没过多久,政务院果断下达命令,罢免了在朝俄密约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穆麟德。随后,美国人墨贤里和德尼接替了穆麟德的职位,分别担任朝鲜海关总税务司以及外交顾问。与此同时,李鸿章通过自己的情报渠道得知了高宗和闵妃二人心怀异志,并将此事迅速上报给了顾嘉蘅。而顾嘉蘅则紧接着向魏宣武做了汇报。时间来到 1885 年 3 月,魏宣武下达指令至太平天国军务制置院,表示要借助朝鲜天道教的力量,在朝鲜境内建立起太平天国第十二野战师以及第十二独立炮兵旅、第二十三辎重旅、二十四辎重旅和二十五辎重旅等多支军队。其中,已故名臣袁保恒的侄子——现任驻朝武官袁世凯被任命为师帅;朝鲜天道教的总教主金大中担任师总教一职;吴兆有则出任副师帅;马建忠负责掌管朝鲜地区的后勤粮台事务,并获封都总管头衔;张光前则被委任为后勤粮台副都总管。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实施,还特意从中国东北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军事骨干前往朝鲜支援。
公元 1885 年 4 月,风平浪静的朝鲜南部海域,突然闯入了三艘庞然大物——英国军舰!它们如入无人之境般地占领了巨文岛,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东亚地区。英俄两国,这两个当时的世界级强国,首次在亚洲舞台上直接交锋,紧张气氛弥漫不散,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双方却因为彼此心知肚明的原因,谁也不敢轻易动手。毕竟,一场大战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峙中,太平天国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巧妙地周旋于各方之间,积极推动和平解决争端。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终于在 1887 年 2 月,英国人选择从巨文岛撤军,而俄罗斯也作出承诺,不会对朝鲜发动侵略。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以及朝鲜这五个国家之间的外交斗争异常激烈。各个国家的使节们如穿梭般频繁地互相访问,他们在谈判桌前针锋相对,言辞犀利,竭尽全力想要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最大的利益。然而,就在这场看似平静却暗藏玄机的“战争”之中,太平天国这个组织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畏的勇气脱颖而出。他们巧妙地运用各种策略,与其他国家周旋,并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和权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太平天国表现得游刃有余,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实力和深厚的底蕴。最终,太平天国不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可以精练士卒、积草屯粮;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地让各国承认了中国作为朝鲜宗主国的地位。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时的高宗和闵妃所领导的朝鲜统治阶层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治理。尽管他们声称要推行开化改革,但实际上,以闵妃集团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和财富,甚至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这种所谓的"改革"只是流于表面,其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有限,并没有真正让朝鲜实现富强兵壮的目标。相反,这场改革使得朝鲜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阶级矛盾也空前激化。与此同时,日本商人抓住了《江华条约》给予的特殊权利,肆无忌惮地在朝鲜低价抢购粮食,这使得朝鲜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资源源不断地外流。原本就一贫如洗的朝鲜民众因此陷入了更为深重的困境,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日本不仅积极地在朝鲜寻找合适的代理人来实现其扩张计划,更是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展开对朝鲜内部事务的渗透活动。其中最为显着的例子便是让日本人担任朝鲜新军的总教官一职,这无疑标志着日本对朝鲜内政开始迈出实质性的干涉步伐。这种干涉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朝鲜国内经济陷入困境,政府财政枯竭,仓库空空如也;官员们难以维持生计,军队士兵则因缺乏物资供应而士气低落。当时甚至出现了"府库仓廪枵然空虚,百官之颁禄难继,军兵之放料多阙"这样令人忧心忡忡的局面。至 1882 年时,朝鲜的国库已然见底,而军队竟然已长达 13 个月未能领取到应得的薪饷,如此一来便为日后可能爆发的兵变埋下了祸根。
终于,兵变还是发生了,但朝鲜统治者却借助日本的力量将其残酷镇压下去。然而经此一事之后,朝鲜的统治阶层似乎并未从中汲取教训,反而变得越发依赖于日本,完全无视广大底层民众的强烈反对声音。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使得朝鲜在未来的日子里愈发深陷被动与困境之中。就在这段时间里,日本这个国家突然改变了他们一贯以来贪得无厌的面目。原来,他们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想要借助中国的力量来阻止沙俄和英国将手伸向朝鲜。于是乎,他们竟然出人意料地承认了太平天国对于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这样一来,中国就被推到了对抗英国、抗拒沙俄的最前线。原本平静如水的局势瞬间风起云涌,各方势力开始暗暗较劲,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