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剑在哭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打黑除恶,东汉上将卫宁刘彻,她的剑在哭泣,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24章 打黑除恶</p>
卫宁回到未央宫后,将外面发生的事告知汉武帝。</p>
汉武帝听后颇为愠怒,立刻组织御史队伍开始对全国范围内官吏廉洁进行审查。</p>
霸上郡和邯郸的灾后工作还在紧锣密鼓进行,两地的天灾将是元狩二年下半年的主旋律。</p>
两地方的地震让大汉耗费上千万钱的经济去弥补,邯郸的舒服让大汉经济发展倒退一年。</p>
下半年还在着重发展的是教育事业,达到年纪的学子们现在开始纷纷入学,各家各户都以教育为重点,望子成龙。</p>
可即便纸张、印刷术、书籍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依旧还有一部分穷苦人接受不了教育,以一村落之力供给一个学生之事比比皆是。</p>
这种现象卫宁也有心无力,国家的经济还比较滞后。</p>
元狩二年十一月份,朝廷开了一场财政会议。</p>
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四十亿钱,这个数据从汉初开始到现在波动不大,文景之治时期有过上升期,但汉武帝打了几场战争,让国家财政收入减弱下来。</p>
四十亿钱不算多,抛开全国官吏俸禄、各地赈灾款、军费开支、宫廷房屋等建设,余下来府库每年大概只有数千万钱。</p>
索性财政没出现赤字。</p>
余下的这些钱还要投入教育、开山、疏浚河流等,国家财政依旧处于紧张状态。</p>
北方百姓平均年收入不过两千多钱,这说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依旧低下,更别提南方人均年收入不过千余钱。</p>
南方如此多的渔泽之利都还没开发出来,大汉的潜力依旧无限大。</p>
卫宁想发展建设的东西很多,公共设施、国防、海防、开荒等,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耐心的等待国家经济发展。</p>
这场重大的财政会议结束,让卫宁对大汉的基本财政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年末的财政会议结束后,大汉也到了休沐期。</p>
十二月初的时候,东宫禁军从临淄将淳于意的后代和弟子们全部抓到了长安。</p>
江充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怎么好听,但医术确实出乎卫宁的意料,庄青翟的病被他治好了,不过庄青翟今年确实年纪大了,几次上表辞职,汉武帝都未同意。</p>
这只是君臣面子上的默契,卫宁估计明年开春庄青翟就会下来,让赵周上位。</p>
临淄淳于意的后人叫淳伯仁,宋邑、冯信、唐安、高期、王禹、杜信六人则是淳于意的嫡传弟子,这群人被卫宁全部抓到长安来了。</p>
淳伯仁对卫宁的蛮横无礼行为嗤之以鼻,说什么也不愿意替朝廷效力。</p>
卫宁理解他,毕竟他父亲被权贵伤害过,他不信任朝廷也实属正常。</p>
但卫宁需要这些人才去发展大汉的医疗事业,民间百姓生病不能总去寻找巫医,这些半吊子水平哪里是医病,去索命还差不多。</p>
大汉每年因为一些小病发展到不可逆最后死人的状况比比皆是,丞相府统计过一则可怕的现象,大汉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过二十六左右,相较于唐朝的二十九还低了三岁。</p>
或许有人会疑问,史料上一抓一大把都活了天命之年,为什么古代平均寿命还会这么低?</p>
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战争、瘟疫、天灾……一个寒冷的冬天都能带走一大批百姓的性命,华丽的史料之下,普通民众的黑暗艰辛从无人来叹。</p>
一个国家想成为盛世,在卫宁看来就该让百姓的死亡率降低,不再饱受战争之苦,经济循环旺盛,科学技术、医疗技术、教育事业发达。</p>
未央宫,卫宁陪汉武帝吃了午饭,汉武帝在一旁烤着火,手里抱着瓷杯暖手,对卫宁道:“你抓来的临淄那群老家伙,似乎不听你话啊。”</p>
刚才东宫来人,说以淳伯仁为首的那群山东郎中正在东宫绝食表示对卫宁的抗议。</p>
汉武帝笑道:“人才是人才,但你这方式……是不是太激进了?落到外面又是一身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