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兔木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归顺,回到明末当皇帝,巨兔木木,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清的固山额真巴哈纳和石廷柱,可不像朱沃那么小家子气,总想搞点暗箱操作,而是先声夺人,人还没进山东,檄文就已经发过来了。</p>
“奉摄政王令旨,各调兵马前往山东等处。所过地方官民出郭迎接,违者以抗师治罪。”</p>
这份檄文干巴巴的,也不像朱沃考虑的那么细致,给济王朱帅炊的部下们都留了活动的空间,但却非常的实在。文化水平不行的清军,真心没有中原读书人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人心私利什么的,他们全都没考虑,就是一句话,爷来了,开城出降,不然弄死你们。</p>
当然了,大清虽然定鼎北京,但认他们这个新招牌的人还是少数,所以清军同时又以平西王吴三桂名义大张文告,臭不要脸的说自己是来安抚百姓,拯救被李自成等流寇摧残的苍生。而且最后还吹了个牛逼,在榜文末尾称“摄政王简选虎贲数十万南下,牌仰山东等处速速投降”。</p>
眼下清军所有主力加一块,也凑不出数十万人来,这话就是吓唬人用的,这次巴哈纳和石廷柱的总兵力,一共才一万多人而已。但是清军敢吹,就真有人敢信,比如德州知府张有芳。张有芳不算坏人,也不是昏庸之辈,可是他胆气太弱了,德州近几年又屡遭战火涂炭,清军大举而来,张有芳真的是太怕了。</p>
清军的檄文送到,朱帅炊和麾下的文武们也吓了一跳,但这偌大基业怎么能拱手交给外人,大伙除了紧急向扬州的史可法求援之外,还想聚点人马和清军比划一下。想法是非常的不错,但是根本执行不了,朱帅炊看着是坐拥四十余州县,其实只是个松散联盟,并没有太强的凝聚力。而且这些地方也都是刚从顺军手里解放出来的,全都没有太强的武力,有些乌合之众凑个数就不错了。史阁部那边又音讯全无,这帮人怎么看也是凶多吉少,不过大伙儿还是想坚持一下。</p>
朱帅炊若真带着一群乌合之众硬顶,那么他们能留给何苦的,肯定只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断然会是个悲惨壮烈的结局。好在还有个吓破胆德州知府张有芳,张有芳唯恐两军交战贻祸地方,所以他到处游说,力劝众人投降。本来大伙就心虚,又有了这么个劝降的,济王势力也就难免分崩离析了。朱帅炊等人被迫解散了部众,拜表归顺清廷,畿南、山东大批州县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清廷。不过也是因为这次投降,鲁西各地免于了恐怖的战火,朱帅炊和他乌合之众们也逃得了性命,怎么也好过了白白的牺牲。</p>
朱帅炊的投降,让清军彻底进入了无人之境,开启了随意收割模式。到六月二十九日,巴哈纳和石廷柱便已经快速平定了霸州、沧州、德州、临清等水陆要冲。若不是多尔衮顾虑大顺军叫停了他们,这哥俩都可能一口气冲到徐州、淮安一带去。清军眼下的大敌还是大顺军,所以控制了各处要津之后,多尔衮便在七月初三日下令将巴哈纳、石廷柱部调往山西,会同叶臣部合攻太原等地的大顺军。</p>
多尔衮之所以敢放心让巴哈纳和石廷柱去山西,便是因为山东的进展太过顺利,完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而且王鳌永、方大猷也临时拼凑了一些散兵游勇,虽然战斗力单薄,但数额也只有几千人。多尔衮觉得有这几千人,接受山东全境也没什么问题了,所以便将山东全权都交给了两个新降的汉臣。</p>
王鳌永、方大猷仅凭清朝的声威,到处接管山东未附各州县,进展居然是非常的顺利。老哥俩六月底从德州出发,七月初一日便收服了平原和恩县,还任命了地方官员。老哥俩还想歇会,结果络绎不绝的来了一大帮请他们的人,大明的历城知县朱廷翰叩请他俩立刻进入济南安抚人心。有人来请,老哥俩自然乐呵呵的上了路,初四收禹城,初五进济南,简直就像回家了一样。</p>
六月初六日,大明权德王府事泰安王朱由栎率领明德藩各郡王宗室具表归降,山东掌印都司苏邦政、济南府推官钟性朴等文武官员、乡绅也纷纷归降。随后明朝署东昌道事工部主事于连跃以东昌府、临清州归附。王鳌永、方大猷老哥俩有些哭笑不得,以往都说传檄而定,这山东居然连檄都不用传,全都自己跑过来了。作为清臣他们想笑,因为他们立了大功,可是作为汉人他们很想哭,这就是民族的悲哀啊!当然俩人也有点头疼事,眼下济南营兵尽汰,中原全无,文武佐贰亦缺,一下子接收了这么多地方,他们根本无人可派。</p>
王鳌永、方大猷痛并快乐着,已经走到北直隶境内的石廷柱和巴哈纳却在闲聊。石廷柱对于大军掠地顺利非常开心,巴哈纳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