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蓝图!海军学院的构想!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6章 蓝图!海军学院的构想!,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朕闻上古,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行人来到了吴淞口。</p>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蛮荒之地。</p>
见此情形,朱高煦忍不住眉头一皱。</p>
“唐县令,新法推行得如何?”</p>
朱高煦看向唐文明,准备了解一下上海的风土人情。</p>
唐文明眼见太子神情不悦,立马躬身解释道。</p>
“殿下,华亭新法已经推行成功。”</p>
“但自隋唐年间,华亭就是以海贸渔业为主,海舶云集,至前宋更是风樯浪舶,商贾糜集之地。”</p>
“加之华亭濒临大海,土地盐碱化严重根本无法耕种,所以才会有不少荒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p>
唐文明很聪明,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p>
朱高煦扫了他一眼,下意识地点了点头。</p>
这的确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整个松江府都是以棉纺织业为主,华亭县濒临大海商贸便利,加上田地盐碱化严重,无法种植粮食,只能以棉纺商业为主。</p>
朱高煦记得,到了大明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布匹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有“木棉文绫,衣被天下”之称,而且因为地利优势,上海也成为海运贮粮的集散中心。</p>
既然要将上海打造成商业城市,这两个优势自然得好好利用起来。</p>
但是这些荒地也不是全然没有用处,不能就这么给荒废着。</p>
“不能耕种,那就基建!”</p>
“此地完全可以建设成一个庞大的纺织基地,濒临大海水力充沛,利用水车作为织造动力,产量将会很是吓人。”</p>
“而且就在这海关口岸,生产出来的丝绸布匹也可以立马就卖出去。”</p>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都没有应声。</p>
他们都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一直都很看重那什么工商业,以前还是汉王的时候,就在北平搞出了不小的风波。</p>
可是太子太过于关注工商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p>
周忱沉默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口。</p>
“太子殿下,自古当权者首重农桑,衣食才是百姓生存之根本!”</p>
“殿下太过看重工商,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殿下如今身为储君,若不重视农商改重工商,下面的官员也就更不会重视农桑之事了,长此以往只怕会出大乱子啊!”</p>
朱高煦没有想到,周忱见识如此深远。</p>
不过人家说的也没有错,所以他倒是没有动怒。</p>
“恂如,你说的不错,但还是有些片面了。”</p>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士农工商缺一不可!”</p>
“大明发展了这么多年,士与农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工与商反倒落了下乘,继续这样下去,大明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一点你们要牢牢记住!”</p>
无农不稳!</p>
无工不强!</p>
无商不富!</p>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仔细琢磨着这三句话。</p>
朱高煦没有过多解释,重农抑商这是华夏传承至今的基本理念,想要短时间内改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p>
但他朱高煦现在成了太子,权势比之先前更大,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p>
只要命令下达,手底下的人就会去做,至于他们能不能接受就不是朱高煦该考虑的事情了。</p>
一行人继续前行,耗费了小半天时间,巡视完了整个上海镇,最后再次回到了吴淞口。</p>
怎么建设这个天然港口,朱高煦心里面已经有了大概构想。</p>
首先就是要在吴淞口修建一座大型的商业港口,然后带动整个上海镇发展,逐渐变成一个专攻海上商贸的工业基地。</p>
其次得在吴淞口对面的长兴岛上修建军港,以水师驻防用以威慑走私者。</p>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看向了郑和。</p>
“老郑,对面那个岛不错,可以打造成为水师基地,再建造一个海军学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