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内阁与相权!当内阁三权合一!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2章 内阁与相权!当内阁三权合一!,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朕闻上古,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阁!</p>
这个机构自设立后,便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标志!</p>
永乐皇帝为了北伐专门设立的辅佐机构,却在大明中后期发展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p>
其实从永乐中期开始,内阁职权就开始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p>
而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权力空前暴涨,得益于三杨这三位贤相。</p>
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p>
三杨辅政期间,文官缙绅逐渐压倒了勋贵武臣,开始掌握朝堂话语权。</p>
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p>
自此开始,内阁有了凌驾于六部之上的趋势。</p>
到了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p>
直到嘉靖年间,朱厚熜这个“道士皇帝”一心修仙,通过内阁遥控朝政,给予了内阁至高无上的权柄。</p>
诸如夏言、严嵩等内阁首辅,手中握有的权力丝毫不属于曾经的宰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幸运臣,然后就是开始权倾朝野、党同伐异那一套了,彻底葬送了大明王朝最后那点气数!</p>
比如到嘉靖二十一年,臭名昭著的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p>
当然,内阁权势发展到顶峰,还是因为那位的出现。</p>
救世宰相,张居正!</p>
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成了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他张居正也独揽大权、专政朝野,实际上已经接近于后世某国首相的地位了,比之宰相还要强出不少。</p>
说到底,自从内阁设立之后,一旦有文官缙绅以朝堂九卿的身份进入内阁,那内阁权柄就一定会逐渐扩大增加。</p>
尤其是主宰一部的六部尚书,他们进入内阁之后,地位远超寻常。</p>
一来本身就贵为顶级文臣,二来进入内阁代表着成为皇帝的心腹近臣,这双重身份结合之下,地位自然更加尊崇特殊。</p>
可内阁权柄日益增强,也就意味着文官缙绅权柄扩张!</p>
毕竟朱棣设立的这个内阁,可是文官缙绅的顾问机构,跟勋贵武臣那些匹夫没有半毛钱关系!</p>
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大明中后期,勋贵武臣日益衰亡,连打个仗都得听从文官老爷们的指挥,恨不得跪在地上舔他们的靴子!</p>
毫无疑问,这种制度自然畸形而可笑得。</p>
所以朱高煦觉得,有必要趁现在内阁尚未开始抬头,一棒子将其打死!</p>
而且朱棣之所以多次找自己麻烦,还不是因为政务实在是太多,让他这个大明皇帝烦不胜烦!</p>
战争狂人朱棣可不是工作狂人朱元璋啊!</p>
你让朱棣去北伐去打仗,他二话不说拉着军队就出去干仗了,不打个三五年肯定不乐意回来。</p>
但你要是让他老老实实地坐在这皇宫里面,处理个三五年的政务,履行他做皇帝的职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p>
沉思了片刻,朱高煦给出了解决方案。</p>
“爹,话是这么说!”</p>
“但是内阁只要存在,迟早就会有权柄大增的那一天!”</p>
朱棣闻言怔然失色,下意识地追问道。</p>
“为什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