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伞把排骨
我是泡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伞把排骨,拒绝米其林评级的三星小店,我是泡泡,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这个时候,场上四组助演嘉宾中,最先完成菜品看来应该是来自御宴宫的大师傅胡玉潜。</p>
就在刚刚陈阳他们处理肉馅的时候,胡师傅这边已经开始给他的12朵小雨伞塑型了。</p>
只见他将排骨的带肉的上段,穿过刚刚浆好的肉片,肉片搭在排骨上,因为排骨的肉都被刮至上方,所以肉片搭在上面不会下滑。</p>
接着,他又用鸡蛋打散,和上干淀粉、面粉、清水调成硬糊,最后把这些小雨伞均匀挂糊后沾上馒头屑排在盘子里。</p>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好奇,不应该是面包糠吗?怎么变成馒头屑了。</p>
其实这两者一个道理。</p>
咱们华国的古人,早就发现,用干燥后的馒头取屑附着在油炸菜品的外面,可以起到酥脆的口感。</p>
所以,别现在咱们吃到炸鸡时惊呼老外真会吃。</p>
这些真是咱们老祖宗们玩剩下的,就比如最近很火的什么挂鱼鳞浆,其实这些东西,咱们都已经用了几百年了。</p>
只不过是一些美食博主见识浅薄,才会以为这些都是老外的东西,拿回来拍成视频当成个新鲜事物吹舔很久。</p>
处理完小雨伞,就该让他们下锅定型了。</p>
炒锅内放菜籽油,用旺火烧至五六成热时,胡玉潜师傅将小雨伞们一个个拿起整理了一番后,捏着伞把,逐个将它们下入锅中。</p>
在这个过程里,胡师傅不停地在调整灶头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者太低,温度高,肉还没熟,外皮先焦。</p>
温度低,外面挂糊吸油太多,成菜口感会变得很差。</p>
等十二个小雨伞全都炸至淡黄色时,胡玉潜将它们捞出。</p>
然后又开大火,将油温热至八成。</p>
再将刚刚捞出的雨伞再次投入油锅中,复炸至金黄色,这道菜就基本上成了。</p>
不经常做饭的朋友可能要问了,又没有温度计,现场的评委和主持人是如何得知油温具体几成热?</p>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其实这属于业余烹饪爱好者都知道的办法。</p>
油温约一二成热,锅中油面平静。将筷子插入油中,没有任何的变化。</p>
油温三四成热,油面平静,面上有少许泡沫,略有响声,无青烟。将筷子插入油中,几乎看不到周围有气泡出现。</p>
油温五六成热,油面泡沫基本消失,搅动时有响声,有少量的青烟从锅四周向锅中间翻动。筷子插入油中,周围泛起小小的气。</p>
油温七八成热,油面平静,搅动时有响声,冒青烟。将筷子插入油中,筷子周围会快速泛起众多小气泡,而且用筷子搅动会有呲啦呲啦的响声。</p>
但有些需要油温上升至170°以上的菜品,最简单的例子……天妇罗,炸制天妇罗时除非是老手,一般人这时候就要借助温度计。</p>
某宝有专门的锅具,锅外沿处漏一小孔,一个探针式的温度计插|入锅中,这样可以更直观精确的了解温升温降。</p>
还有,为什么要炸两次呢?也就是复炸。</p>
复炸有两个好处。</p>
第一次捞出后,炸制品稍稍冷却,再下锅时又有个温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保证东西炸透炸熟。</p>
还有就是,复炸后的炸物,外表口感更酥脆。</p>
这也是很多油炸串串摊,出摊前老板忙前忙后先把一部分菜品初炸一遍的原因。</p>
“我们的胡玉潜师傅制作的伞|把排骨完成了!”主持人欣喜道。</p>
果然,这时,胡玉潜正将一片片金箔缠在伞把末端,乍一看,像是一个个金色的小握柄,那逼格“嗖”一下就上去了。</p>
摆盘时,伞面向内,伞把朝着盘外,均匀布置成一圈,十二个小雨伞的伞面在盘子内圈中变成首尾相接的圆圈。</p>
从远处看,那包着金箔的伞把根本就是一双双热情招呼的小臂:“来啊!来啊大爷,快来吃我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