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浅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8、半点朱唇谁敢尝,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墨浅栖,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祖母!”宁怀元小小的身子抱住太后的手臂,低低的喊着崇乐帝,“父皇、父皇...”</p>
太后阖眸静静的看着崇乐帝面容,仿佛要将人刻进心里,刻进骨子里。</p>
片息后,太后收敛着情绪站起了身,连带着将太子扶起。</p>
宁怀元懵懂的看着太后,“皇祖母!”</p>
“太子,往后你便是崇国的皇帝了,万不可辜负你父皇的期望!”</p>
宁怀元道,“孙儿定不叫父皇失望。”</p>
太后转头看向清乐道,“皇帝信任你,将太子托付于你,如今可不是你悲伤的时候。”</p>
听得这话,清乐抬手擦拭着和眼角的湿润,压下心中的伤感,缓缓的站了起来,“太后说的是,臣妾明白!”</p>
清乐退后一步行大礼道,“陛下的薨礼劳太后多费心,臣妾...拜托了。”</p>
“皇帝是哀家的儿子,无须你多言!”</p>
“是太后!”</p>
清乐直起身子,牵起太子,转头吩咐着赵志,“传三品以上大臣,共商朝中大事。”</p>
“是贵妃娘娘!”</p>
清乐带着太子前往勤政殿,随后传唤云不凡和张景,吩咐一连串的事宜。</p>
“云统领,即日起,关闭崇京城门,调动所有的城卫戒备,宫中的一应戒备行最高警惕。”</p>
云不凡俯身道,“是娘娘!”</p>
“张景,本宫先任命你为左相,辅助太子处理一应朝政,若有不配合的,本宫授你便宜行事的权利。”</p>
“是娘娘!”</p>
“赵志...”</p>
一连串的命令传下,一切条理有序在进行着。</p>
天色渐渐大亮,宫外的大臣和命妇纷纷入宫奔礼,清乐接连忙碌七天,才将崇乐帝的葬礼理顺,期间还得操心太子的登基大典。</p>
不过短短几天,清乐人消瘦了几许。</p>
崇乐帝的葬礼隆重而庄严,随后半月则是新皇的登基大典。</p>
果不其然,太子年幼,各方皇室宗亲纷纷起了心思,凑请入京。</p>
令人诧异的是以靖华公主为首的一派竟是公然挑衅,质疑太子血脉不纯,不配为帝。</p>
清乐虽不知靖华如何离开的禁牢,但她既敢在此时发难,清乐就不会在手下留情。</p>
清乐当着群臣的面下令将人抓了起来。</p>
靖华实在没料到清乐竟敢如此强势,当即破口大骂,“于清乐,你这个出身烟花的女人,谁知道在皇兄之前你曾有过多少男人,明明太医诊断……”</p>
忍无可忍的清乐发狠的拔出云卫的剑刺向了靖华公主。</p>
靖华捂着伤口指向清乐,“你、你…”</p>
清乐面无表情的拔剑而出,冷漠的看着鲜血流淌下来,高声喝道,“太子乃先帝血脉,先帝亲封的储君,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p>
鲜血顺着剑身滴落,清乐站在台阶高处,凌厉的眸光巡视群臣,大红色的朝服在日光下灼灼生辉,“还有何人有异议?”</p>
以张景为首的新晋官员率先俯身高喊,“臣等拜见吾皇,拜见太后娘娘,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p>
大典上的血液还在台阶上流淌着,城门外的动乱也在一点点的平息下去,这场登基大礼在清乐的铁血强硬下完成。</p>
至此,清乐残暴专横的名声渐渐在朝中流传开了,同时也震慑住了不少宵小人物。</p>
而后清乐大动朝纲,连连下旨调动官员,将此次恩科和一批忠心太子的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p>
尽管不少官员有异议,却又找不出借口攻击时,纷纷高呼不合祖制,部分人甚至辞官威胁。</p>
辞官者清乐当即便准许了,隔天便派遣了新人上任,至于以下犯上的官员则贬为庶民或流放,或罢官等后,这些人的心思才歇息下来。</p>
清乐的动静太大了,再加上靖华公主的死,太后的心态渐渐的发生了变化,更是将靖华公主的嫡子——陈敬贺接进宫中以作警告。</p>
见此清乐再次动手将后宫的人清理了一遍,至于陈敬贺,只要她在一天,都由不得对方蹦跶。</p>
接连丧子丧女的,太后的心态已经在改变了,尽管她不曾仇视太子,却也渐渐的疏远了不少,那陈敬贺清乐就权当是给她的一份慰藉!</p>
且太子成长还有一段时日,有着这么一个磨炼石也是一种警惕和进步,清乐算得清楚。</p>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过了一年,朝廷在清乐的掌控下渐渐的运转起来,而后宫她与太后则形成了微妙的平衡。</p>
“母后,他们都在说你的坏话!”年满十岁的宁怀元已经懂得很多事情,也晓得去分析身边人说的话是何用意。</p>
若是旁人他断是不会在意或跟母后说的,令宁怀元不开心的是,为何连皇祖母也要在他耳边诋毁母后?</p>
清乐并不意外有人会挑拨离间,毕竟他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元儿呢?你是怎么想的?”</p>
如今的宁怀元在清乐的教导下已经在渐渐的接手朝中一些事宜,心志见识自有自己的见解。他信任的看着母后,认真道,“母后是个心怀百姓的人。”</p>
清乐轻轻的摸了下宁怀元的发冠,欣慰不已,“上位者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影响身边所有人,元儿,你要时刻記得,多看多想,万事以百姓、以社稷为重。牢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的,得用心去感受,理智分析事情的利弊,从中寻找信息。”</p>
“就像他们不了解母后、误解母后般吗?”</p>
清乐道,“母后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因为人的私心会影响判断,母后只需做到问心无愧,令百姓安居乐业便可,旁人的判断无济于事。</p>
左右这些人也只能这般发发牢骚,以此抒发自己的无能,对社稷并无半点功绩的人,何须在意。”</p>
宁怀元若有所思的点头,“儿臣记下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