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5章 第 565 章,技术型工种(快穿),莫向晚,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纪墨意外。
事情都做到这一步了,是广济一步步化缘,筹来了钱财和人力,把寺庙建起来的,怎么到法会那么风光的时候,竟然要退位让贤了?
劳心劳力不担名,也太……
这是跟纪墨的价值观不符合的,做了事情,未必要多么宣扬,可把自己的功劳完全转嫁给别人,是不是也过于……虚伪了呢?难道那名声真的不好吗?又或者是这样的功德,真的不香吗?
“我资历尚浅,不合适主持,还是要让师兄们来的,到时候也能择定主持,用不了多久,这里定然就会有一番新的气象。”
广济这样说着,手抚着那陈旧的廊柱,不少地方还能看到火烧火燎的痕迹,但相信很快,它就会重新焕发出光彩来。
在广济跟纪墨谈过几日之后,便有最近的寺庙派人来了,他们似也很懂得的道理,并不是空着手来的,带来了经书不说,也带来了人力。
“此等盛事,怎能不襄助一二,劳烦法华寺高僧在此主持,实在是汗颜,汗颜……”
领头的师兄是个魁梧汉子,说话却很圆滑,见到广济之后,就是一连番的夸奖,好话不要钱一样大奉送,末了还暗示自家寺庙撑不起这里的门面,不敢跟广济争夺主持之位。
“师兄说得哪里话,我本是过路,知道这里有寺庙,又是荒废不久,心中感念,这才有心大兴,却是不会在此地久留,师兄能来主持,自然最好不过。”
广济言辞温和,还不忘说起头一次留宿在此遇到的那个面都没露的老僧故事,“不知真假,不论正邪,感念其言,多有遗憾,这才有愿重建寺庙,免去乡人恐慌。”
“好,好,好,正是这样,才是师弟的功德啊!”
两人你来我往,说得热闹。
其他的和尚,跟着工人一同忙碌,加快了重建的速度,还别说,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手艺。
纪墨对这点并不很惊奇,寺庙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和尚自给自足,指的不全是自家种的粮食自家吃,还有就是他们各方面的才能汇聚,无论是修缮房屋,还是制作桌椅床铺,连裁缝才能都是有人掌握的,完全不需要倚靠外界,如此才是真的远离红尘俗世。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也不很难理解,这些和尚几乎都是贫苦出身,他们的家庭环境可能就是小工匠之流,等到入了寺庙,也不过是多了修行之事,并没有废了他们本来拥有的才能的意思。
甚至因为寺庙相对公平的环境,他们还能获得跟自身能力匹配的更好的职位,也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所长,这就很令人感觉舒适了。
不用操心算计每日吃穿,不用强行去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也不用违心奉承什么人,只要全心全意把自己的所有都交托给佛祖,那么,不仅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平和,也会在日常生活之中感受到难得的大自在。
这也不怪那么多人都爱当和尚,三千烦恼丝一去,当真是清爽若飞扬。
又等了一段时间,离得较远的一处寺庙也派人来了,他们大约知道自己地方远,争主持是争不来的,便多是指派了一些僧众过来充实寺庙,结个善缘,他们也带了不少经书,虽可肯定未必有什么孤本珍本,但经书多了,广济也十分欢喜,连着两日,都在翻看那些经书。
纪墨也跟着看,不仅看,还会背,他现在能背的经书已经很多了,但其中浩瀚,至今都好像看不到头,若论经书几万卷,只看弟子几多人。
弟子多了流派多,流派多了,经义多,两相叠加,总有后人伪托前人所言,从某本经文之中引申发挥,讲述自己的观点,如此成书,经文便又多了一本。
从“佛”这个词出现,有人解释其意,就开始有了经书,如此历朝历代,皇家汇编的有,各个寺庙总结的有,还有些是从外域而来的所谓“番邦佛说”,更有不同的语言记录的佛典。
因不是人人都是翻译奇才,这部分的佛典也是出错最多的,很多口传都会有些听起来生硬不通的词汇,要么就是真的不知道如何翻译,记了一个口音音译,要么就是不好描述,于是成了这样的怪异。
这次带来的经书之中就有很多这般的,广济有些好奇,还寻了那位师兄问了一句,这才知道附近那座寺庙虽如今是个小寺,却是从大寺分支出来的,其中经文,多半都是那时候抄录流传下来的,后来那大寺被皇帝灭佛给弄没了,这里留下的经文不是孤本胜似孤本,不与外域交流的话,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阿弥陀佛,倒是缘分。”广济这般感慨了一句,他本就是为经文来的,没想到见到荒寺,如今重建寺庙,舍了盛名,便又见了经文,其中因果,又岂是言语所能尽表。
纪墨也默,这算不算是祸兮福所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