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3章 交换,贞观俗人,木子蓝色,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柚木砍伐下来后,还要经过阴干的过程,这个过程得好几年,甚至更久。而阴干好的木材还要根据造船所需,进行锯料、蒸制定型等加工。
“这个没问题,我可以让国中的木材商人,优先把手中储备的柚木木料先供应吕宋,也可以根据订单加大采伐量。”
秦琅低头亲了范琳一口。
“不过我可是有条件的哦。”
“你说。”
“首先是柚木采购价格我希望能够按市价来,其次我希望林邑能够优先获得新船。”
“没问题。”
秦琅笑着道,“我还可以让林邑用柚木来做为船款抵扣。”
谈起生意来,女王倒也不让下风,“我们林邑可以全力向吕宋出售柚木,除了换船,我觉得还可以用来跟吕宋交换白糖、玻璃、瓷器、丝绸这些。”
“白糖和玻璃都没问题,不过瓷器这块吕宋现在产量有限,丝绸更主要靠倭国自由港所产,产量更低了,没法优先保证。”
“那就交换白糖和玻璃,放心,我们按市价换购。”
白糖和玻璃现在都是秦家掌握着独家核心技术的产业,就算在大唐都是独一家,而且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极受欢迎的货物,林邑国拿自家的柚木换这些,当然只赚不亏,毕竟柚木南洋诸国都产,甚至骠国的质量更好。
而换来糖和玻璃,转头就能拿去贸易赚上一笔。
“如果林邑想要更多的白糖,我建议你们可以多种一些甘蔗,到时以粗糖来跟我们交换白糖。只要有粗糖,就能优先换取相应的白糖,如何?”
粗糖也叫原糖,就是甘蔗榨糖取汁,经过简单的过滤、澄清,通过沸腾浓缩、煮炼结晶等粗加工制成的糖料,这属于原料糖。
现在秦家的白糖加工,除了自己的甘蔗园产出的原糖,更多的都还是向岭南、西南诸地的那些甘蔗种植园收购原糖,这些种植园大部份都掌握在贵族豪强或是地方土豪们手里,他们控制着制糖的原材料上游产业,然后秦家掌握关键的白糖加工技术,最后秦家把白糖再分给诸多贵族豪强们分销,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也正因为这种产业利益的共享机制,所以秦家这几十年来,能够一直保有关键的技术机密,毕竟这好处不是秦家独享,所以大家最后也就能容忍了。
要想扩大白糖的产量,最关键的还是上游原料的供给,得扩大甘蔗种植,中原那边的白糖份额其实早就已经划分好了,轻易不好动。
但在海外新增的原料带来的白糖产量增加,这部份是秦家可以再分配的。
林邑的气候很适合种甘蔗,其实苏门答腊、爪哇等诸地都适合。
“种多少你们都收吗?”
“白糖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热销商品,不论外销还是内销,都是供不应求的,如中原大唐,朝廷早就把白糖列为特种商品,特设了糖税,但依然挡不住巨大的需求,朝廷转运司甚至还单设了白糖仓,每年都要从秦家博买许多白糖,转手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白糖这玩意都跟香料是一个级别一个待遇的,属于稀有的高级调味料,相比起更容易获得的麦芽糖和蜜糖,白糖更难得也品相更佳,甚至甜度等也更受欢迎,也易储存。
在贞观以前,世界糖料市场上坐首席之位的是天竺人的霜糖,每年无数天竺商人或是南洋商人贩天竺霜糖来到中原,赚走了海量的财富。
可随着秦家石破天惊般的白糖出现,不论是颜值还是味道都远远不如的天竺霜糖,一下子就跌落尘埃了,最终沦为了秦家白糖的原料糖。
经过这些年,大唐秦家的白糖,甚至已经凌驾于南洋的丁香、肉桂、胡椒、豆蔻这几大香料之上了。
一直到现在,秦家白糖都卖了几十年了,但依然还是东西方的奢侈品,虽然价格上有所下跌,但仍然不是一般平民能够吃的起的,尤其是在西方,那更是王室贵族们才享受的起的。
秦家更是有意的把糖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奢侈品级的冰糖、白糖,然后甚至炒作成补品的红糖、黑糖、花糖,也有更贵的奶糖、果糖等,当然,也有针对中产或一般百姓的产品,如赤砂糖等。
在南洋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的甘蔗种植条件极好,但甘蔗种植不仅需要大量土地,也需要许多人手,不仅是种植,粗加工也需要很多人手。
秦琅只想占据白糖产业关键的一两个环节,而在原料供应和分销环节,愿意交给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