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3章 帝婿出京,贞观俗人,木子蓝色,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洛阳重建,就算做为陪都,其也必然成为经济中心,所以洛阳重建,就是无数的商机。
那些原来还是菜地粮田的废墟荒地,其实都是金矿。
需要的只是一份全面合理的规划书,拿着这规划书,就可以直接拍卖这些土地了。
秦琅甚至还有要求,商人竞争那些土地,用使用性质,还必须符合统一规划,并且有要求,必须在几年内建成并使用。
比如规划好的商业步行街,你拍下来一个地块,你就得按要求建成相应的商铺,还得在预计时间内开业,否则你不但得交违约金,其土地还可能被没收。
而另一方面,整个洛阳城的重建,也是分成无数项目,进行分包,商人们竞拍承建,得先交保证金不说,还得垫资入场,分步验收合格后,再逐步结算工程款。
这一点,又减轻了许多资金压力。
秦琅还把后世的预售也拉出来了,直接拿着规划图,就开始招商售卖,可以首付部份,也可以先预付全款,先到先得,售完为止。
一些好的住宅房产,或是商铺工坊等,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那些规划图做的效果极好,大家哪见过这种模式?
再加上适当安排点托,于是抢购风就出现了。
凭着一张效果图,就已经收了大多的预付款,拿着这钱秦琅甚至都还有余钱去做点投资啥的。
所以说洛阳城陆续修了五六年,实际上朝廷一文钱没往里投,可每年项目部都能给朝廷上交大笔钱财,就是这么来的。
修到如今差不多都结束了,那些工程承包商们的工程款,也没有拖欠,都是验收一步,就结算一部份,完全按契约执行。
至于那些雇佣的工匠、百姓,就更没拖欠了,因为秦琅早有严格规定,所有工匠、工人的钱,都是由官方按月发放,这钱是直接扣承包商的款项,代他们发的,他们想拖欠都不可能。
至于说预售的那些地产商铺楼房等,也都没出问题,陆续按时交付,皆大欢喜。
这一切看似很神奇,但里面的逻辑很清晰,只是唐人大多数还没有适应这种模式,说白了一钱不值,也就是层窗户纸的事情。
关键还是得有个强有力的人来领导,只要管理者不总想着在里面捞钱,那么认真做事还是效率很高的。
做工程怕的还是贪污、克扣,如果贪污、克扣,工程质量肯定也就大打折扣,甚至材料以次充好等等。
洛阳修这几年,不是没有这些情况,但秦琅有一个专门的监理团队,监督的极严,一经发现,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秦琅可是天子宠婿,当朝宰相,他发狠起来,可不管你是哪个勋戚世家的,谁也保不住。
斩了几只乱伸的手后,后面也就一直挺顺利的。
甚至到后面,秦琅已经很少精力放在这边,近两年更是完全就在岭南了,也就是每月对这边的汇报做些批复指示,但依然没有半点差错。
一座洛阳城,许多官员都觉得会耗费在多钱财,役使太多民力,会是劳民伤财之举,魏征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可在秦琅看来,这么大个工程,完全就是个拉动内需,促进消耗,甚至是造富的好机会,大唐修一座洛阳城,要带动多少人致富?
事实上,许多洛阳周边的百姓都赚了不少工钱,那些材料商、承包商们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包括秦家在内的许多勋贵世家们,更是没少在里面大赚一笔,赚的还合法合理,谁也说不了什么。
这就是重经重道不重术的魏征,和不学有术的秦琅的巨大差异,魏征喜欢说大道理,一副圣人模样,秦琅却是个干实事的人,让魏征来修洛阳城,他只会让天下各地官府出材料,征发天下百姓来做役,只出不入。
“洛阳城中的地都被卖掉了?”李世民皱眉。全卖掉了,那他如何安置迁都来的百官、将士等呢,如何赏赐勋戚大臣?
“回圣人,只是卖掉了部份做商业开发,还是保留了许多地皮,另外还已经提前开发建造好了百司官衙和官邸宿舍等。”
“如此就好。”
洛阳周边的含嘉仓、兴洛仓、回洛仓这三大粮仓是隋朝所建,如今都修葺一修,并且把粮仓储满,三大仓里储存的粮食就高达五千万石之多。
另外常平司的各大常平仓中,也都储满了各种物资。
南北运河还能源源不断的把东西南北的物资迅速输送到东都洛阳,洛阳永远不用再担心缺粮的问题。
如今的洛阳已经成为了大唐最大的手工商业制造中心,这里的巩县的巩窑,生产的瓷器是如今外销量最大的,带动了无数的相关产业链,雇佣了无数的工匠百姓。
另外洛阳还有造船业、漕运业,以及马车制造、丝织、酿酒等重要产业,都是规模巨大,相当成熟的产业链。
整个洛阳及周边,如今拥有近百万手工制造业从业者,围绕着洛阳城,新兴了许多个工商小镇。
“近几年,从天南海北,陆续迁来了超过万户州县地方的豪强大户,以充实洛阳,又迁来无数的商贾作坊,扩大工商制造业的规模,而洛阳三市,更成为如今天下有名的商货集中贸易中心······”
通过一段段的运河,天下的税赋、商货都集中到了洛阳,再通过洛阳转向四方,这更加进一步的巩固了洛阳这个帝国中心的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