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6、第七十六章,穿进男频搞基建,封玖,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观庆赋》甫一问世, 庆州城便名震天下。</p>
文章乃范公妙手书就,精彩绝伦,引天下文人士子赞叹不绝。</p>
“范公词华典瞻, 蹙金结绣,实在是字字珠玑啊!”</p>
“此赋璧坐玑驰,沈博绝丽,可谓是舂容大雅, 笔底烟花!”</p>
“范公呕心沥血之作,实在是荡气回肠, 读罢令人深思!”</p>
以上这些人的关注点都在文章用语和结构上, 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p>
也有不少人读懂了范文载文中的深意。</p>
范文载并没有大赞特赞庆州, 他只是从一个寻常百姓的视角,用朴实无华的笔墨,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风入律、击壤而歌的盛世之景。</p>
同时向世人传达了一个讯息——</p>
范公在庆州!</p>
之前范文载被困京城, 不少人哀泣吁天,唯恐范公这等鸿轩凤翥不幸桂折兰摧。</p>
而今得知范公身在庆州, 思及庆王世子那篇声振寰宇的《讨史明檄》,不由心潮澎湃、斗志昂扬。</p>
许多饱学之士纷纷踏上赴庆之路。</p>
这还没完。</p>
《观庆赋》后,范文载再次丹青妙笔, 不易一字, 著《窃盗》一文, 匕首投枪, 义正辞严,气势磅礴,如万钧雷霆,一针见血。</p>
虽一字未言“史明”,却字字都在痛陈窃盗之恶行。</p>
其中一句“行不义者, 天亦厌之”,更是令人感时抚事,发人深省。</p>
在范文载的影响下,史明已经成为天下人耻笑鄙夷的对象,少有人承认他莫名其妙得来的帝位。</p>
气得史明又摔碎无数玉器华瓷。</p>
“好啊!好得很!让他给朕写文章,他宁死不写!却巴巴跑去庆州声援楼喻!还写文章骂朕!叫朕怎么咽得下这口气!”</p>
越王仔细研读这两篇文章,忽地摇首失笑:“咱们楼家出了个奇才,甚好!”</p>
门客不解:“庆王世子而今笼络了范文载,必会引得各方人才荟聚,日后岂非咱们越州强敌?”</p>
“哈哈,我楼氏子孙有这般架海擎天之能,我自然高兴。总比京城那位窃盗让人看得顺眼。”</p>
门客道:“王爷胸怀高远,属下佩服。”</p>
“非也。”越王自信道,“他能笼络范文载,不过是占了我的便宜罢了。”</p>
若非自己先举事,被朝廷视为“反王”,如今那些饱学之士又怎会都奔赴庆州呢?</p>
不过是因为楼喻占了一个“理”字。</p>
天下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吗?</p>
可是,范文载不过文臣,他的门生拥趸大多也只是一群文人。</p>
打天下靠的可不是口诛笔伐,而是真刀实枪。</p>
他不认为自己会输。</p>
范文载两篇文章问世后,庆州城不断涌入大量人才。</p>
他们见识到庆州旧城和新城的繁华后,纷纷大呼:“范公诚不欺我!”</p>
乱世之中,有这样一方安稳昌盛的栖身之所,傻子才会离开!</p>
楼喻的“人才引进计划”已经生效。</p>
当然,这些人才不可能直接分配岗位。</p>
新城亟待发展,各个方面都需要适合的人手。</p>
楼喻便用总衙名义发布公告。</p>
“新城总衙招收书吏文员若干,有意者请至总衙东门报名。报名条件如下。”</p>
“新城各分衙招收书吏文员若干,有意者请至各分衙东门报名。报名条件如下。”</p>
“新城庆荣学院招收夫子若干,有意者请至庆荣学院报名。报名条件如下。”</p>
“新城庆墨书坊招收编写、画师若干,有意者请至庆墨书坊报名。报名条件如下。”</p>
“新城庆安医院招收医者若干、文员若干、后勤若干,有意者请至庆安医院报名。报名条件如下。”</p>
每一张公告下都附详细的岗位表和招收条件。</p>
方焕原是京城的工部侍郎,天圣教破城之前,他幸运地被外派办公。</p>
听闻京城噩耗,他本想回京试试能否救出范公。</p>
走到半途,惊闻庆王世子发布的《讨史明檄》一文,不由心头一凛。</p>
为何是庆王世子?郭濂呢?</p>
他当初将儿子托付给郭濂,虽然嘱托儿子不要往京城寄信,但郭濂也一直都没有来信。</p>
方焕不是不担心儿子,但实在是无暇脱身,通信又不方便,便只能强自忍耐。</p>
而今,他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p>
若非阿临早早去了庆州,恐怕早就被史明给杀害了。</p>
天圣教攻入京城后,虽没有对老百姓亮刀,却对官宦人家毫不留情。</p>
不少硬骨头的官员子弟皆被杀戮。</p>
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范公死于史明之手!</p>
然而,就在他即将回京时,范文载的《观庆赋》和《窃盗》两篇文章,以雷霆之势传入他耳中,震得他攘臂而起、扼腕兴嗟。</p>
方焕立刻调转马头,急赴庆州。</p>
从京城至庆州,由西向东,必定会经过城西新城。</p>
是以,方焕先看到的不是庆州旧城,而是庆州新城。</p>
范公的《观庆赋》他已通读百遍,每每读罢,都不禁血脉贲张、感慨激昂。</p>
但内心深处还是有那么一丝不信的。</p>
直到亲眼见到新城。</p>
干云蔽日,拔地倚天,高出云表,巍峨壮丽。</p>
他驾马至城门前。</p>
走得近了,更能感受到这座城扑面而来的雄浑气势,令人心如擂鼓,血液沸腾。</p>
城门前排着两列纵队,左边通行速度明显快于右边。</p>
他余光一瞟,看到不远处的硕大字牌。</p>
字牌上写道:本地居民左侧排队入城,外地人右侧排队入城。</p>
方焕依言排在右侧。</p>
外地人的查验很严格,大家入城速度缓慢。</p>
方焕耐心不错,边等边观察这座新城。</p>
从城门外可以看到城内的一些景象。</p>
九衢三市,车水马龙,正如范公文章中描绘的物阜民安之景。</p>
左侧队伍传来说话声。</p>
“唉,外地人越来越多,一个个不通礼仪,搞得城里乌烟瘴气的。”</p>
“可不是嘛,《新城公约》人手一本,不识字的还可以去知声堂听讲座,怎么就学不会呢!”</p>
“我小舅子在武卫部上班,听他说那些外地人难管得很,说再多遍都不懂,有些还是京城来的呢,啧啧。”</p>
京城来的方焕只觉得膝盖中了一箭。</p>
《新城公约》是什么?看来他得仔细研读研读了,否则会被庆州人瞧不起。</p>
对话还在继续。</p>
“对了,总衙发布公告说,等秋收后学院就可以开课了,你家孩子去不去啊?”</p>
“还没想好,不知道新招的夫子会不会教,有好些都是外地应聘的。”</p>
“那我也再看看。”</p>
“……”</p>
下面的话方焕已无暇再听,因为到他接受查验了。</p>
他交出路引,又张开双臂,由守卫搜寻身上有无利器等危险用具。</p>
守卫问:“认不认字?”</p>
“认字。”</p>
守卫交给他一本小册子,交待道:“务必通读公约,遵守城中规矩,否则被武卫逮到,可是要缴纳罚金的。”</p>
“多谢告知。”方焕礼貌回道。</p>
“好了,你可以进去了。”</p>
方焕接过册子,拿回路引,牵着马走进新城。</p>
他站在过道尽头,望着整洁美观的街道,不由露出一抹笑容。</p>
右手边设了一个公告栏,公告栏由木头制成,外面蒙了一层透明的罩子。</p>
他不由伸手去碰。</p>
旁边有几人凑近。</p>
“这就是玻璃啊,真的是透明的,真稀奇!”</p>
“唉,要是我能早点来庆州就好了!”</p>
“听说前几年来庆州的难民,现在都是城中的富户了,日子过得不要太好。”</p>
“还是世子殿下仁德厚世,让老百姓过上这么好的日子。”</p>
“咱不是来看地图的吗?先找找衙门怎么走。”</p>
公告栏最中间一栏,贴着一张新城地图。</p>
地图用各色彩墨描绘,将新城的布局画得一清二楚,对外地人来说极为友好。</p>
方焕记住西市衙门的位置,顺着人流走。</p>
街道中间的隔离带里,生机勃勃的各色野花争妍斗艳,为街道增添几分意趣。</p>
走到一个分叉口,他看到竖立在路边的指示牌。</p>
指示牌上清晰标明各个标志性建筑的方位,就算有人不识字,也可以通过文字下方的图案分辨。</p>
比如,衙门用官帽代替,学院用书本代替,成衣店用衣裳代替,等等等等。</p>
他根据指示牌,走向西市衙门。</p>
衙门外有武卫看守。</p>
“什么人?干什么的?”</p>
现在朝廷都没了,方焕自然不可能说自己是工部侍郎,遂回道:“我是从外地来的,想来打听个事儿。”</p>
“什么事?”</p>
“请问,范公如今可在城中?”</p>
武卫皱眉:“什么范公?”</p>
方焕道:“就是写《观庆赋》和《窃盗》的范文载范公。”</p>
“哦!”武卫恍然大悟,“原来你找他啊,可他不在庆州啊。”</p>
方焕诧异:“他怎会不在庆州?”</p>
“他在沧州,”武卫好笑道,“听说沧州知府是他孙子,他当然在沧州。”</p>
方焕:“……”</p>
他想了想,又问:“请问,郭知府的府宅怎么走?”</p>
方焕来时,先看到的就是新城,下意识以为这就是庆州府。</p>
“郭知府?”武卫皱眉,“他在旧城,不过听说快不行了,你要是现在去,或许还能见到最后一面。”</p>
方焕惊了,郭濂快不行了?</p>
怎么就不行了呢?</p>
“旧城?”他问,“旧城是哪里?”</p>
武卫耐心给他解释,“这里是庆州新城,你出了城沿路往东走五六里地,就是旧城了。”</p>
“多谢这位大人。”</p>
方焕礼貌道完谢,立刻离开新城,奔赴旧城。</p>
比起新城,旧城还保留着以前的格局,不过街市并不比新城冷清。</p>
没有指示牌,他只好拦人问路。</p>
“啊?你说郭府?你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走,往右拐走半条街,再往左拐……”</p>
路人说完,问:“你记住没?没记住我再讲一遍。”</p>
“多谢,我记住了。”方焕拱手道谢。</p>
他是工部侍郎,办公时多接触图纸之类的文件,空间思维还算敏锐,好心人说了一遍,他就在脑中规划出准确路线。</p>
方焕牵着马一路来到郭府外。</p>
对郭府门房说:“在下姓方,来自京城,烦请通报一声。”</p>
门房应了一声。</p>
片刻后,一青年快步出府,见到方焕,行礼问:“可是方世叔?”</p>
方焕道:“郭世侄,听闻郭兄身体抱恙,我特来探望。”</p>
“世叔请。”</p>
二人一同入府。</p>
方焕虽想问方临一事,但毕竟郭濂病重,他得先去看看。</p>
郭濂见到他,有些许激动,只是囿于不能开口,无法表达故人重逢的欣喜。</p>
“郭兄啊,咱俩多年未见,再见之时,却已是这番光景。”方焕感慨万千。</p>
郭濂望着他,似在回忆往昔岁月。</p>
二人聊了许久,方焕终于问道:“两年前我写信给你,托你照顾犬子,不知犬子如今可在府上?”</p>
一旁郭棠回道:“方临在沧州。”</p>
方焕:“……”</p>
怎么又在沧州!</p>
见他诧异,郭棠便跟他解释事情的缘由。</p>
“什么?那封信到了庆王世子手上?”</p>
“阿临在外漂泊近一年才到庆州?”</p>
“阿临在新城搬砖?”</p>
“哦,原来是去跟范知府共事,那我就放心了。”</p>
方焕心里面有些后怕,幸亏阿临命大,自己走到了庆州。</p>
不过他不后悔,要不然现在阿临已经死在天圣教屠刀下了。</p>
“世叔,天色已晚,不如你在府中歇上一夜,明日再去沧州罢。”</p>
“好!”</p>
方焕计划得好好的,可第二天他出了郭府,突然看到巷口贴的告示。</p>
这是新城招人的告示。</p>
他看中了一个岗位——新城总衙工部副部长。</p>
要想在庆州立足,肯定要找一份工养活自己。</p>
方焕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他觉得这个副部长就挺适合自己的。</p>
再一看报名截止日期,今天是最后一天了!</p>
报名点在新城!</p>
方焕便急匆匆跑去新城报名。</p>
至于儿子,他先写封信过去,等他在庆州安定了再去沧州,要不然自己这个老子面子上也无光。</p>
总衙副部长的职位,按理说是要进行内部考核竞选的。</p>
但偌大一个庆州城,这方面的人才是真的不够。</p>
楼喻不得不进行社招。</p>
之前旧城府衙里,吕攸是司工,算得上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p>
可除了他,就没有其他得用的人才了。</p>
本来嘛,朝廷对工部就不是很重视,六部中,工部一直比较没有存在感,在其他人眼中,工部官员不过是一群干杂活的。</p>
中央都不重视了,地方又怎么可能重视?</p>
庆州这种偏远的州府,能有个司工就不错了。</p>
朝廷散了之后,庆州府的权力彻底往新城总衙靠拢。</p>
楼喻理所当然将吕攸提拔为总衙工部部长。</p>
就是这个副部长,实在连可以遴选的名额都没有。</p>
只能从外面招揽。</p>
除去工部,其余几部也存在这种现象。</p>
不过,他借范文载之名,吸引天下有识之士,不就是为了填补衙门空缺,为衙门增加新鲜血液嘛。</p>
外来的人才也是人才,只要认真干活、努力工作,楼喻是不会亏待他们的。</p>
“人才引进计划”步入正轨。</p>
楼喻便将重心转移到对外扩张上。</p>
湖州收服计划已经敲定。</p>
湖州,顾名思义,此州大小湖泊不少,其中最大的湖泊叫青龙湖。</p>
据说是因有人在湖泊上空看到一条青龙盘旋而得名。</p>
湖州城北临青龙湖,南面则是大大小小的丘陵,唯有东西两侧便于攻城。</p>
湖州是最早爆发起义军的州府,在楼喻入京为贵妃祝寿时形势便已严峻。</p>
当时大行皇帝用“收兵剿匪”的借口夺走藩王兵权,在兵权收缴后,却没有落实到位。</p>
湖州没有藩王,没有府兵,只有一千余驻军严防死守。</p>
当地知府和驻军统领,硬生生挡住匪贼,守住城池。</p>
可见是块硬骨头。</p>
收服计划分为两步,四个字概括——</p>
先礼后兵。</p>
先言语劝降,规劝湖州归服庆王世子。倘若湖州不愿归顺,则派兵打下来。</p>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p>
派谁劝降?派谁领兵攻城?如何攻城?</p>
楼喻召集军中高级将领开完会,下达军令:</p>
“由霍延担任统帅,领三千步兵、五百骑兵攻湖州府西门!”</p>
“令水师统领江波,率一千五百名水师,伺机攻取湖州府北门!”</p>
“望诸位同心勠力,和衷共济,一举拿下湖州城!”</p>
众人:“谨遵殿下令!”</p>
五月廿四,霍延领兵于南门整装待发,江波率水师列阵河畔,所有人全都仰首看着他们的世子殿下。</p>
参与此次战役的其余将领有李树、周满、杨继安、元铭等。</p>
旌旗猎猎,兵甲震天。</p>
一张“庆”字大旗随风漫卷,肆舞飘扬。</p>
楼喻骑在马上,与霍延双目对视。</p>
“霍将军,静候佳音。”</p>
湖州驻军不同于宜州山匪、沧州叛军,从他们以往的战绩来看,一旦他们死守湖州,要想攻取并不容易。</p>
因此,他们的作战计划中,正面攻城是为下策。</p>
霍延身着铠甲,腰缠佩剑,于漫天.朝霞下,容颜愈显俊美。</p>
他凝视楼喻,回道:“定不负君。”</p>
言罢,利落转身。</p>
浩浩长空下,庆字军旗与霍字将旗倏然交织在一起。</p>
楼喻心里升起一丝不舍,却又被强行压下。</p>
为了保证前线粮草准备充足,楼喻几番勒令后勤必须到位。</p>
庆州和沧州全都动员起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