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七二章 李存文的选择(求票!求订阅!),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李存文虽然跟李存训是本家兄弟。但是李存文的年龄要大很多。
现年岁的李存文是道光二十五年的进士,这个年龄在当时已经算是青年才俊。
李家毕竟是扬州盐商,家底殷实,在家族的银弹攻势之下,李存文被安排到湖州下面从知县做起。
当李家举族投靠淮海军之时,李存文已经做上了湖州府通判。
当然着也离不开家族的支持。有了家族雄厚的财力,李存文在当地官声很好,从不贪污受贿,颇有廉名。
实际上是因为李存文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贪。他追求的是更高的权势,更高的威望。
至于个人的生活享受,有家族财力的支持,早已经能够满足自己。
当家族要求自己的投靠淮海军的时候,李存文心中犹豫过。
他毕竟是读的圣贤书,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当初淮海军的势力还不强,家族就投靠了淮海军,这让他有些不理解。
而且淮海军私底下拉拢自己投靠,这就有造反的嫌疑了。
在当时,虽然长毛肆虐江南,但是李存文判断朝廷的实力犹在。淮海军根本不值得李家押上整个家族。
不过李存文毕竟只是家族的子弟,他还是要服从族长的决策。
淮海军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借助他的影响力在湖州开展生丝生意,这倒是完全在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地方官员要维护某个商人的利益,这在满清的地方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淮海公司只在湖州本地收购生丝。不过收购的价格比当地的生丝商人要高上半成。
这是一件令丝农获得实惠的事情。不过这种事肯定会受到当地丝商的打压。
这个时候还好有李存文在,他利用手中的权力,让淮海公司的生意没有受到冲击。
但是这样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光靠李存文一个人不可能每次都压倒当地的地头蛇。
后来,淮海公司的人,将做和事佬的差事给了李存文。
这对李存文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要是能够促成此事,李存文在当地的威望必然能够更上层楼。
为什这么说呢?因为在这次谈判中,淮海军完全是在给当地的丝商让利。
淮海军准备直接在当地投资建立缫丝厂,而且是那种机器缫丝厂。
这次让李存文斡旋的事情就是与当地丝商合作办厂的事情。
双方终于坐在一起,淮海公司的技术人员直接在现场架起了一台机器缫丝机。
随着锅炉中的蒸汽喷出,预示着锅炉已经烧热,锅炉中的蒸汽通到平底水槽的中很快就将水烧开,蚕茧被放入水槽中加热。
一名工人熟练地在机器前操弄着。那些金属绕丝线框在蒸汽机的带动下自动旋转,工人将抽出的丝头挂到线框之上。线框自动完成抽丝剥茧的动作。
都是懂行的,一看就知道这样的机器绝对会降低生产生丝的成本。
如果淮海公司在别处使用这样的机器。那么湖州的生丝将完全没有竞争力。
因为人工的成本在生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往缫丝是农户的一项副业,一般都是妇女在家中完成缫丝的工作。
这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如果有这个时间,妇女们可以在家多织出更多的丝绸。
所以这些妇女花出去缫丝的时间是要计算价值的。
这个价值就是缫好的丝与蚕茧之间的差价。
如果有了很多这样的机器,那么丝商们只要花更低的价格收购蚕茧就好了,让你再雇人缫丝。
加入这种机器高效耐用的话,那么缫丝这一部分的成本必然会降低。
洋商们是不会直接收购蚕茧的。他们只要生丝和丝绸。
一众商人看着这个工人的速度,在心中快速地计算着这一个工人能够抵得上几个蚕户。
这些商人自然知道蚕户在家中缫丝的速度。
这一算,将他们吓了一跳。
后面的谈判就顺利的多了。
这件事情基本上也没有要李存文出多少力。
倒是淮海军的这种谈判的方式,好好地给李存文上了一课。
最后,湖州的丝商全部同意了和淮海公司合作。双方还商量组建湖州丝业行会,初步垄断了湖州的丝业。
不过随着一座座缫丝工厂的建立,这个丝业行会已经不满足于湖州一地。
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价格优势,不断地侵蚀浙江其他地方的蚕茧市场。
就这样,在淮海公司的主导下,湖州的缫丝业发展迅速。
不仅仅这些商人跟着淮海公司不断做大,就连当地的蚕农也跟着享受实惠。
因为行会为了收购到别的地方的蚕茧,不断地提高蚕茧的价格。所谓谷贱伤农,农户自然希望自己的产出越贵越好。
蚕户门养出的蚕茧能够卖上更高的价格。而且现在蚕户不需要自己缫丝,虽然这一块的收入没有了。
但是他们可以到缫丝厂去做工,或者把时间花在织绸或者刺绣等别的副业上。
一开始只有男人去做缫丝厂做工,后来因为男人要在家照顾农田。工厂专门设立了给女人们劳动的工坊,仿照扬州开始使用女工。
工业革命用机器替代了人力,让女性可以胜任更多的岗位,从而让女性真正踏上社会舞台。
为了避免有人说闲话,工厂内的管事全部都是女人。为了让百姓放心,官府还派人监督此事。
湖州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税负能够足额地上交。现在各地天灾不断,已经没有几个州府能够足额上缴税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