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黄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纳妾,凤舞隋末,隔壁老黄哥,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大业十年的腊月初八,倒也算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了。</p>
</p>
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天气在进入冬月(十一月)之后,也就日夜的温差略有些起伏,根据体感判断,夜晚的温度略低于十度,但白天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能爬升到二十来度的样了,一开始黄小刚还以为仅是幽幽谷中特有的“温室效应”,后来几次随着矿匠外出探看矿区的时候,也才发现谷外的温度也同样如此。</p>
</p>
对于这个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听黄娜说,在他读的经济史里面似乎提到了历史上的几次小冰期,而魏晋南北朝就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小冰期,所以这才导致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引发了五胡乱华。</p>
</p>
那么,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眼下无疑是进入了小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代”,这或许也正是开启盛唐贞观之治的最主要因素吧?</p>
</p>
反正,大环境和大气候这种事情,目下也不是舅侄俩应该操心的问题,而是得好好操心这纳妾的礼仪。</p>
</p>
说起来,这隋朝的婚俗比较汉族的婚俗更为复杂和丰富,据刘复的《敦煌掇琐》七四《婚事程式各种》,可看到当时婚礼仪式的名目和细节:其中有相当于“纳采”、“问名”意思的通婚书,有相当于“纳吉”意思的答婚书,有相当于“纳征”意思的女家受函仪,这些仍为传统礼仪,只是将“六礼”通俗化了。</p>
</p>
此后,由于魏晋南北朝汉胡婚俗的交融,使得婚礼仪式越来越热闹繁多。</p>
</p>
比如说大婚之日,新郎在傧相陪同下到女方家中亲迎,这时女方家中已做好迎接男方迎亲人员的准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p>
</p>
新郎一行到女方家后,“妇家亲宾妇女毕集”,用口头调笑或竹杖扑打的方式来戏弄新郎。这叫做“下婿”,是受北方游牧民族婚俗“拦门”的影响。新娘出门之前,要梳妆打扮,故意迟迟不出,男方就咏唱诗歌来催请新娘,这种“催妆”的仪式,也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的婚俗发展而来的。</p>
</p>
隋唐时用来催妆的诗歌都是临时口占,而且傧相</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