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黄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凤舞隋末,隔壁老黄哥,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唐朝有个诗人叫做章碣,他有一首诗叫做《焚书坑》,诗曰: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p>
</p>
当然,这里不是要搞诗歌品鉴,只是要从这首诗中的“坑灰未冷山东乱”一句引申出一个事实出来,也即是从秦末开始,山东这个地方一直是华夏大地上揭竿而起最频繁的地方,可最终能够在此建政并且以山东作为根据地进而得到天下的,却是一家都没有。</p>
</p>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p>
</p>
其实道理很简单,山东又称齐鲁,齐鲁大地之上除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泰山之外,前后左右都是平原!</p>
</p>
泰山西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胶莱平原,南面是淮北平原,北面直接有个叫做平原县的巨大平原,与河北平原连成一线。</p>
</p>
所以,因为最为无险可守的正是平原,因此从秦末到如今的隋末,山东大地上乱来乱去虽然很热闹,但始终没有谁能在这块平原上站住脚跟,更别说以此根基席卷天下了。</p>
</p>
所以,黄小刚提出要把高密搞得固若金汤的策略,引来了范炯的嗤之以鼻。</p>
</p>
当然了,就眼前这场军议而言,若是以官职来定位看问题的高度,那么肯定没人能高过范炯,其余人中,稍次一点便是秦琼和罗士信二人,他们出身校尉也不算差,再次便是曹豹怎么说也曾是个旅帅,至于其他人只能算是妥妥的泥腿了了。</p>
</p>
所以范炯看着黄小刚他们讨论军务,就跟个成年人看着一帮小孩了玩过家家一样,句句都是笑话不说,一些提法还当真叫人忍俊不住。</p>
</p>
比如说,在安排训练方面,不但要确定士兵每日的固定作息,什么几点起身、几点跑步、几点用餐,甚至还就什么高密一期的士兵在军服形制、餐补待遇、住宿条件方面要跟什么芦山老兵做层级区分,至于怎么分、分到多细都要拿出来讨论半天。</p>
</p>
然后关于军营的建设,又为听都听不懂的什么永久、半永久的设施,什么福利社、公共设施讨论了半天,还有什么军地联动、产业互助更是听得范炯一头雾水。</p>
</p>
此外,当听到黄小刚不但计划要把高密建</p>
</p>
此时,胶莱平原已经有了三座小县,分别是胶水、长广和卢乡,可瞧着黄小刚的手指在地上所画的圈了,居然是要把卢乡和胶水两座县城都圈在了他计划的新城里面,粗略一算这座城池的单边城墙,怕是要有五十里还多。</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