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凉似水
心妖濯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月凉似水,傅家金龙传奇之朝凤阁,心妖濯濯,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堂上的青年不过二十一二岁的年纪,淡灰色的长袍趁着他颀长的身躯更显伟岸英挺,丰神俊朗,他正是傅龙晴的大哥,大明湖傅家家主傅龙城。
傅龙城年纪虽轻,却早已名动江湖。他十六岁时便以高深的武功和杰出的智慧,带领正道武林,剿灭了声势浩大的邪派斩花宫,消弥了一场武林浩劫。
傅龙城身下还有六个弟弟,亦因机缘巧合收养了一些乖巧伶俐的徒弟们。只是他心性冷肃,规矩严苛,弟弟和徒弟们都很敬畏。
傅龙晴正是傅龙城三弟,与四弟傅龙羽是双生。傅龙晴性情温和,喜研医术。傅龙羽性情则有些桀骜不驯,喜欢机关设计。
傅家的这一对双生子,不仅容貌俊逸,武功高强,而且聪敏慧杰,孝顺知礼,自去年开始,便常随了大哥办差,显有差错。只是傅龙城要求严苛,行事只罚不赏,两人依旧动辄得咎。
尤其傅龙晴更是敬畏大哥过甚,凡事也不敢与大哥言说,又不知取巧,常惹了大哥气怒,挨了家法,却不曾有一丝怨责。
傅家门风严谨,家中尊长管教弟子甚严,如非必要,并不许弟子随意牵扯江湖是非。傅龙城亦遵从尊长之命,功成身退,回到家中,韬光养晦,免锋芒外露,木秀于林。
只是既然身处江湖,总不能独善其身。大明湖傅家为武林翘楚,亦负武林重任,只是行事处置上,更为低调罢了。
这次傅龙晴和傅龙羽随侍大哥,一同到大理来,却非为了武林公案,只是来为自家表哥贺寿礼的。不过这表哥的来头大了一些,傅家兄弟的表哥,正是如今大理皇帝段思淳。
段思淳虽与傅龙城辈份相同,年纪却大了傅龙城一旬半有余。段思淳的母亲蓝凤丽是傅龙城祖母蓝若曦的侄女。蓝若曦曾是密宗圣女,后嫁给傅龙城的祖父傅怀为妻。
蓝凤丽则入大理皇宫为妃,诞下了段思淳。段家血脉庞杂,子嗣众多,皇位之争激烈。蓝凤丽为保子夺嫡,恳求姑母帮忙,姑丈傅怀责无旁贷。段思淳夺嫡并坐稳大理皇位,均得利于傅家的鼎力相助。
段思淳接任皇位时,傅龙城还尚未出生。段家和傅家关系亲厚,素有来往。傅龙城这次,亦是奉尊长令,带弟弟们代表傅家前来拜礼。
除了带着傅龙晴和傅龙羽两个弟弟,管家福伯也跟着一起来了。福伯曾是傅怀书童,也伺候过傅龙城之父,甚得傅龙城敬重。
傅龙城等人昨日才到大理城,在悦来客栈暂且休整。傅龙城命龙晴和龙羽在客栈等候,他去探望一位故交,却不想傅龙晴竟敢偷偷外出,还耽搁到这么晚才回。
傅家门禁森严,凡弟子未奉命归,要杖五十,傅龙晴回来时,正是已过门禁时间。
傅龙晴跪地请责。傅龙城放了茶,很有几分怒气,总算还知道回来。
管家福伯从堂后转出来,看见傅龙晴跪在堂上,心里也松了口气,回来就好,要是再晚些回来,大少爷怕是要亲自出去寻了。
“明吩咐你在客栈等候,却依旧外出闲逛,当家法是摆设吗?”傅龙城冷声问。
傅龙晴大气也不敢出,再应错道:“龙晴知错,愿领家法。”
傅龙城便命福伯道:“先照家里的规矩罚过。”
傅龙晴不由满面羞红,却并不敢执拗,谢了大哥训责,便解开腰间盘扣,跪了下去。
傅家规矩,子弟受责,家法必要打在肉上,一丝脸面也不能留。如今虽出门在外,这受罚的规矩也不能有所偏差。
大凡世家,规诫都是极严苛的,傅家也不例外。傅龙晴自幼在这严苛的规矩下长大,已是习惯了。只是习惯了又如何,家法落下来,也依旧会痛,会委屈,傅龙晴只能顺承隐隐。
福伯暗中叹了口气,却也不敢劝大少爷宽免三少爷,拎着藤条对傅龙晴道:“对不住了,三少爷。”
傅龙晴轻声道:“劳动福伯。”
藤条一下下抽下来,在傅龙晴细腻紧致的肌肤上留下一道道红肿,傅龙晴咬了唇忍痛,一动也不敢动。
五十下藤条罚过,傅龙晴额上已是冷汗涔涔,俊逸的脸庞失了红润,眼神怯懦。“谢大哥责罚。”傅龙晴整理衣衫跪直身体,恭谨谢罚。
傅龙城的声音依旧清冷:“去哪儿了?”
傅龙晴不由迟疑。
昨日路上,傅龙羽因言词触怒傅龙城,却又不肯应错,被傅龙城在路边林中罚了一顿藤条,到了客栈,又命罚跪思过。直到今日傅龙城午后外出,才肯赦免。
傅龙晴扶了弟弟回房,发现龙羽竟有些发热。他又是担心,又是埋怨:“不过是被大哥打了一顿家法,倒是把自己怄病了吗?”
傅龙羽与傅龙晴因是双生,容貌酷似,只是傅龙晴俊逸,傅龙羽俊朗,脾气也更倔强。
傅龙羽听了三哥的话,更觉委屈,他轻轻抬眼看了一眼三哥,才垂头道:“龙羽怎敢和大哥怄气,不过是一句话的错处……龙羽若再敢执拗,不怕大哥扒龙羽的皮吗?”
傅龙晴轻叹口气,揉了揉傅龙羽的头:“你既知道后果,就只乖乖的多好。”
傅龙晴和傅龙羽也不是第一次随大哥出府办差。两人都怕大哥性情严厉,也都怕家法无情,只尽量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不敢犯了一丝规矩。
昨日将进城之时,四人下马,持辔缓行,途径城围之地,正遇到一名女子抓了一个女孩儿在路边踢打,虽是有人围观,却无人劝阻。
众人议论纷纷,原来这倒是一对亲母女,只是母亲脾气火爆,又因家贫烦心,便常打骂子女,尤其是幼女体弱多病,更是招她嫌弃,常借故责罚。
路人虽是同情那女孩儿,毕竟是母亲教女,不便劝解,街坊更是见惯不怪,只叹息同情女孩儿命苦罢了。
福伯回来禀告了原委,傅龙城让福伯赠送些银两给那位母亲度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