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文莺湖工程,奋斗在大明,名剑山庄,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十一章 文莺湖工程
一场讲学弄得周梦臣心潮澎湃。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将气学的各项理论,一条一条的列出来,然后周梦臣以科学的眼光,看看能不能证实或者证伪?但是身在其位,就要谋其职。
周梦臣很清楚,气学在大同这么发展状态,是建立在大同百姓信服周梦臣,而不是信服气学之上。
所以,周梦臣也不能将心思全部放在气学之上。必须兼顾本职。
而且周梦臣也必须考虑大同学子的就业问题。
总不能管杀不管埋吗?
大同书院出身的学生。与现代大学士相差太大,未必能比得上现代中学生的知识面。但问题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在周梦臣有意调整之下,与后世学生已经很像了。
今日有三百人,周梦臣可以安排在清丈上。但是每年大概有这么多人。甚至将来只会多,不会少?周梦臣如果不预先准备的话,这些人将来恐怕都要毕业即失业。
因为传统大明社会,没有他们的位置,除非他们愿意回家当私塾先生。
周梦臣不反对这样的人,但是他知道,大部分学生都不想。毕竟虽然大同城在大明之中,排不上号,但是比起大同本地乡村来说,已经是非常繁华的地方了。见识过这里繁华的人,恐怕都不愿意回乡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
或许将来这些大同书院学子,是周梦臣很多政策的坚定的拥护者,但是现在,他们需要周梦臣为他们保驾护航。
周梦臣很快与杨继盛摊牌了。
摊牌的内容,就是文莺湖工程。
整个工程需要加固数十里河堤,挖掘一条近十里的新河,并且规划有数条百里长的干渠。一下子将周围万顷土地从旱田变成了水浇田,但是预算也不低,杨继盛一看,吃惊道“四十万两?这不可能,我算过的。”
周梦臣说道“你算的多少?”
杨继盛说道“征召徭役,只需供给口粮,大概需要粮食三十万石。杂七杂八的大概有十万两银子就够了。”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了,你大概想修渠,没有想过用水泥。”
杨继盛说道“那是自然,否则多贵啊。能省则省了。而且我设计的干渠也没有这么多。”
周梦臣说道“你细细看。”
杨继盛一看,就傻眼了。说道“水泥用量这么多?你不是因为水泥作坊,是你家的,才这么做吗?”
周梦臣听了苦笑说道“我至于如此吗?我需要的是水泥产量,与钢铁产量。这一次工程多出的十几万,全部是用来采购钢铁与水泥的,全部是最低价格。而且我可以保证。我将水泥做法折价卖朔州监,让朔州监在大同以北重新修建一个水泥作坊便是了。”
周梦臣与杨继盛是完全不同的做法。
杨继盛在钱少的时候,想得是尽量压缩成本,所以他遇见的文莺湖工程,仅仅是少部分用钢铁与水泥。而今周梦臣却不一样。他知道,工业产品产量越高,单价越低。他本来就想过扩建军器监与水泥作坊。而今加大订单量,也未必不是一个办法。
特别是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