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糖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故事,诸天盗梦者,爱吃糖虫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排除一些不符合自己人物设定的题材。
现在许多火爆的题材,比如宗教或者是暴露医学类,都是佩顿不了解的。
或者说,即便是了解,内容写出来也不够惊艳,难以做到与那些成名的作家抗衡、争锋。
不要想着在别人的领域,挑战别人!
从心一些,挑选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创作才是最好的。
……
思来想去,佩顿选择了一个题材,悬疑推理、侦探小说。
这个类型,佩顿很熟悉。
上辈子他也算是一个侦探迷,主要原因或许是从“柯南”开始的。
后来渐渐对这方面感兴趣了,他也看过许多的悬疑推理的小说、电影、电视作品。
从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开始,到黄金时期的三大巨头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等人的作品,
当然,松本清张、东野圭吾、紫金陈、宁航一、雷米等人的作品,他也拜读过。
美国三四十年代正是推理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三大巨头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到达自己顶峰。
在黄金时代,这一题材基本上占据了美国通俗小说的半壁江山,
到如今,五十年代,通俗小说百花齐放。
推理小说虽然不敢说依旧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通俗文学的领域依旧是最大的分类之一,只有言情和科幻题材才能够与之争锋。
同时侦探推理涉及到犯罪,有一个警察局局长父亲的佩顿,能够最完美的收集素材,并且满足人类对于他能在这个年纪阶段写出小说的逻辑推导。
家学渊源,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能将之概述,为何他能在这个年纪写出这样的作品。
心中想着,佩顿觉得创作思路足够清晰,立即开始对自己的第一本小说开始构思。
佩顿不打算写传统大侦探小说,有着福尔摩斯系列朱玉在前,这条路不好走。
而且佩顿没有名气去写大侦探。
当然有名气也很难,即便是阿婆的大侦探波洛系列也要被福尔摩斯遮掩光辉。
同时,这条路对于作者也不友好,传奇的大侦探还会遮掩作者的光辉。
举个例子,提起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许多人会想到《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
提起福尔摩斯的作者,有的人搜了搜百科,才会知道阿瑟·柯南·道尔这个名字。
福尔摩斯光辉太盛啊!
想了想,佩顿放弃传统侦探小说,主要刻画故事,侦探这个角色也可以去掉,读者才是真正的侦探。
有过计较,佩顿开始下笔。
悬疑推理小说一定要足够惊艳,凶手让读者猜不到,让他们感觉到足够的反转,足够的烧脑,直到最后的那一刻,解密出来,给以最大的震撼。
前面绝对不留下丝毫的破绽,达到完美犯罪的形态,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足够惊艳。
很快,佩顿开始自己的小说几个前提设定。
当然只是前提的设定,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之后的种种设定逐步增添,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形象、语言,一切逐渐丰满起来。
随着设定开始完满起来,开始编写大纲,填补内容,推动故事的合理发展,让故事变得紧凑,经得起推敲。
故事前提设定为密室杀人。
这个设定很古老,一度被写烂,但是富有仪式感,推理犯罪的现场,与密室往往更配。
制造密室一场连绵不断的暴雨,十个人相继被困在旅店。
想了想,佩顿开始设定自己的第一个人物——教授老者。
教授,画龙点睛,增加小说的内涵,智慧的象征。
智慧、神秘、少言,但是语出惊人,这几个标签暂时被贴到教授的身上。
有时候,他的有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对这个故事有更多的联想,写小说作者最喜欢的,就是各种读者脑补。
教授角色可以通过动作指引、语言,让读者有更多的脑补。
而且这几年魔幻小说题材很火热,其中的先知乃至是贤者,都是人气角色。
在这些贤者口中,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贤者的名言被反复的引用,这里佩顿也打算借鉴一下,也算是提升格调。
同时教授这个角色这也是作者的化身,通过这个人物将节奏顺利的控制在手上。
综合考虑,佩顿有意增添了这样一个角色。
然后开始制造第一个最明确的凶手——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了人的犯人被一个警察押送前往剑狱,结果因为沿途的暴雨,从而不得不困在旅店。
故事的开始——杀人犯挣脱了束缚,紧接着大家发现第一个死者。
想了想,佩顿打算将这死者设定成为一个富二代。
为钱杀人。
在众人的推断中,杀人犯逃跑,在这之前,想要得到一笔路费,于是杀了富二代,方便跑路。
若是以此为思路推理下来,这很正常。
故事继续——众人开始在警察的带领之下寻找杀人犯,在教授的提醒之下,大家都没有分散,三五个人集合在一起,保持着对这个杀人犯充分的戒备。
警察的身份,想了想,佩顿打算之后反转一下,正义最有可能是黑暗的。
这完美符合观众的认知,黑警察、骂政府在自由的联邦甚至是等于政治正确。
这自由的空气之中,只要你不得罪大资本家,你就很自由。
也算是修补一个漏洞——为何增强教授的作用。
假警察知道自己不具备真正的警察的素质,于是保持着沉默,将主导地位让给教授。
这里可以刻意淡化警察的作用,利用教授来指导人们的行动,代替这个“假警察”的作用,弥补漏洞。
很合理性。
紧接着开始设定第一个反转——黑店,老板开的是一个黑店,他也是一个隐藏的杀人犯。
不过还是需要反差,表面上的老板斯斯文文,穿着干净整洁的西服,爱读圣经,喜欢祷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虔诚的圣徒。
看上去谦和有礼,和暗中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
想了想,佩顿打算将老板设定成为一个接受过高级教育,但是心理变态,具有反社会心理,就像雨夜屠夫一般的心理变态,天生杀人狂。
这样的杀人狂都很文静,不张扬,挺讨人喜欢,原型参照梁家辉的“雨夜屠夫”。
无意之中发现了这旅馆原来的的经营者,不过是一对没有其余亲人的老年夫妇,由此动了杀人的念头。
最后他顺利继承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馆,开了一个黑店,多次对落单的旅客进行绑架、强奸、杀戮、谋财害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