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4、千户之子,辅导夫君考状元,韩小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人是汪可直。他因为在舱那边饮酒,且自持身份,并没有立即过来。不过听到青年的那番话,便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了。
他走上前,将肖近往身侧一拉。肖近心领神会,知道汪可直是在给自己解围,便往一侧绕了绕,可并没有走远,反而站的位置离汪可直更近了。无论如何,有府尊的儿子在这里,哪怕青年的背景很大,估计也不会太过分。
程乾知道汪可直的身份。他在肖平、肖近面前可以毫无顾忌,但是在汪可直面前,他清楚自己没有说话的份,便端来一张凳子让青年坐下。
青年一边坐,一边骂程乾拿来的凳子太硬。话里话外,还是对汪可直有些不待见。
汪可直也坐了下来,并且招呼相熟的人都坐下。大家坐下之后,发现就程乾一个人站在那里。那青年坐倒了,他就不配坐下,立即现出他身份的尴尬。他心中暗恼,却只能安慰自己,一旦青年将其他人恐吓住,他无疑还是能继续作威作福的。
汪可直神色淡然,他生于官宦之间,对于纨绔之间的争斗十分熟悉,也知道眼前这位许公子的套路。
他介绍道:“许兄名讳是许国,诸位听其尊名,即是将门虎子。许伯父乃是吉安千户所正五品的千户大人,当年曾为陛下上阵杀敌。后来坐镇吉安,保我们一方平安。”
叫许国的青年冷哼了一声,不过对于自己的身份,还是有些自得的。
在明朝,军队是以卫所为基本编制的。随着王朝逐渐趋于太平,驻扎在地方的卫所逐渐成为掌管军籍、组织屯田和操练、护送漕粮及其他物资的编制。若是遇上军事行动,就如之前马贼在府城袭击百姓,卫所则可以抽调兵员、组织建制、命将出征。
在洪武初期,朝廷对江西的防守十分重视,曾设立南昌卫、建昌卫、抚州卫、吉安卫、袁州卫、赣州卫、广信卫、宁都卫八个军卫。国家稳固之后,八个军卫相继被改为守御千户所,或者干脆被废除。
江西都指挥司设立后,又一度下辖南昌左、南昌前、袁州、赣州四卫及吉安、安福、永新、会昌、信丰、南安、饶州、抚州、建昌、广信、铅山是一个守御千户所。随着宁王的败落,这些机构很多都又废除掉,最终江西只留下南昌、袁州和赣州三卫。
吉安虽然由卫改所,但此地处于府城,地位却不是安福和永新二所可比。吉安这个千户所,下辖十六个食粮官,在册旗军八百一十八人,在册运粮旗军一千一百五十人。在地方,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许国听汪可直介绍了一番,以为这是他服软的表现,想给自己留个台阶下。谁想到他介绍了许国父亲的背景后,就不再言语,丝毫不提他宫中的背景,不禁又有些烦恼。坐了片刻,他酒意上涌,差点吐到身上,又忍不住骂起程乾来。
程乾知道许国的心思,忍不住道:“汪公子,许公子刚刚已经说出京中的干系,可是他们却还拦着,这说不过去吧?难道汪公子愿意因为两个女子,与我家公子生分?”
汪可直没有接他的话茬。清高的他,认为程乾没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和他讨价还价。诗经社在这里聚会,肖近已经出头,他自然不能假装不知。可他出头后,如果还是出了什么状况,他会大失颜面,但是平白得罪一个有来头的人,这也没有必要。他还是希望能够靠自己的身份,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时他不说话,是希望许国能清醒一点,拎清轻重。
许国懒得猜测汪可直的心思,他在那里等了一会,看汪可直干巴巴地说两句话就想让他放手,心中满是鄙视。
从宋朝开始,文武官员的敌对情绪就很重,明朝也是如此。开国初年,武官的地位是在文官之上的。当年朱元璋册封十个公爵,其中九人均可上阵杀敌,只有李善长一人是纯粹的文官。不过土木堡之变中,大量的军事人才身死,而文官则凭借拥戴新帝之功崛起,自此出现了文重武轻的局面。文官对武官多指手画脚,武官则鄙视文官无能庸碌。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文武官员的家人。此时,许国对汪可直及其父亲都是瞧不上的。
“带人走!”许国看了程乾一眼,又补充道,“你没本事,就叫人来!”这话自然又有言外之意。
汪可直有点焦急。他已经出面了,若是许国还是这样蛮横,他确实不好收拾这局面。若真的请父亲出面,又折了汪家的颜面。不过他面上却装出十分淡定的样子,完全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
肖近看他如此,暗暗撇了撇嘴:看来,指望他也是没戏了。
“大祸临头还不自知,蠢到家了!”许国正歪头看程乾卷起袖子要抢人,却听到一直不言语的那个女孩子出言讽刺。他又气又觉得好笑。
“大祸临头?哈哈,你是说我,还是说你?”许国让程乾慢些动手,他觉得有必要听听对方要说什么。当然,对方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让对方心服口服地屈从于他。至于那个洋女人,索性就刚烈一些。这样,一个服软、一个刚烈,正符合他龌龊的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