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6、第二十六章 与知府聊天,穿越之大明壶商,阳光温煦,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衙役带着他们一路进了知府衙门的后堂,知府的书房门外。
书房里,好像有几个人在讲话,不时传来开怀的笑声。
“请秀才公子和这位小公子在外等一下,我先领着杨公子进去见知府大人。”衙役笑道。
潘谧和徐小凤点点头,朝杨雅之看了一下,目光里很是有些担心。
杨雅之灿烂一笑,摇摇头,示意应该没有事的,然后对着衙役笑道,“这就进去吧!”
衙役敲敲门,里面一个洪亮的声音道,“进来。”
衙役打开门,领着杨雅之走了进去。
“知府大人,小的把杨公子带来了。”衙役恭敬的道。
“好,那你下去吧。”知府道。
杨雅之连忙作揖,“宜兴杨雅之拜见知府大人。”
刚刚从潘谧那里得知,现任常州知府姓胡,名极,字士善,极有爱才之心,自从上任以来,一直努力办好府学和龙城书院,深得学子们的喜爱和拥戴。
“好好!”胡知府笑了起来,深深的打量了他一眼,指着一张椅子道,“很好!少年出英才啊!杨雅之!你就坐在那里吧!”
杨雅之微微一笑,得体的坐下来,坐定后朝所处环境一打量,发现还有两人在,一个俨然就是学正,另一个不认识。
学正抚着胡子正笑眯眯的打量他,另一个则好奇的盯着他,问胡知府道,“知府大人,这就是那杨雅之?”
胡知府朝杨雅之一笑,“是的。这便是杨雅之。杨雅之,这位是我常州府学的吴教授,这位是府学刘学正。还不赶快行礼?”
杨雅之赶忙起座,站到了两人面前作了一个长长的揖,“学生杨雅之拜见刘学正和吴教授。”
“杨雅之,‘穷则只顾自己,富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可是你说的?”胡知府见杨雅之站起了身,便笑问。
杨雅之一愣。
“那日府试的最后一天黄昏时你在贡院走廊里所说的。”胡知府提醒道。
汗!就那么说了一句,竟然也被人听到了,更令人悲摧的是让知府给听见了……不过,看知府的模样也不像是来兴师问罪的。杨雅之出了一头的虚汗,连忙道,“学生错了。这句话应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于《孟子尽心上》。”心中暗道,不会就是因为这个错误就把他拎了过来吧?
“呵呵。”胡知府笑了一下,“本府喊你过来,是为了问问你究竟是想要取士呢?还是要从商呢?在此次府试阅卷前,我特地嘱咐阅卷官员注意‘愿以一己之身努力为百姓谋福’此句,想看看究竟是哪一位士子既要来考府试,又想着从商的。现在你且再跟我们说说。”
杨雅之垂下头,想了片刻便抬头道,“学生认为取士与从商两途对学生的抱负来说,并没有冲突。
学生长于乡里,深知农民耕作之艰辛,也知有更多穷苦百姓生长在我大明之土上。学生若能取士,则愿以己身奉于万千百姓,尽力为百姓谋福,若不能取士,学生愿入商途,带领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呵!小子可知,商人是地位最低的?”吴教授问。
他笑着朝吴教授施了一礼,“学生知道。但学生心中并无地位高低之分。若温饱都不能保证,人又要地位何如?”
“虽然你有此等抱负,但不知有能力做到否?”刘学正问。
“雅之自认天资并不高,但在平常的生活与交游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再加上饱读圣人之书,学前人之经验,再把这些应用在事务上,想必事半功倍。”雅之认真的答道。
“哈哈!此子大善!”胡知府听闻杨雅之如此说,不由大笑,“不过,说当如此,雅之还当致力于实务!可知否?”
“雅之谨记在心。”杨雅之又对着胡知府作揖道。
“对了,杨雅之,那日我听见了你的胡诌诗后,帮你想了一下,觉得意境不差,但就格式而言,归于小令比较恰当。我帮你写了一个新词牌,就叫做《三月令》吧!如此比较合意境,不过要被文人接受传唱,还需要多做些高雅的词来。”刘学正道。
“啊,雅之谢过学正大人。”杨雅之受宠若惊,没有想到自己瞎诌的东西也能入学正之青目。
“归二兄,你之前没有说起?究竟是什么词?”吴教授一向喜欢诗词,自己也比较精通,见刘学正说起,连忙问道。
“就是,赶快说啊!”胡知府也好奇的问,双手不禁抚了抚胡子。
刘学正微微一笑,“雅之,还是你自己吟诵出来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