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9、选址,五零重生日常,海棠无眠,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聂登高的话让房间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农业部的那位副处长宋敏桦笑了笑:“小姚同志,我记得你啊,当初咱们农业系统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名单,还是我亲自给部长送过去的呢。后来,你在会上做的报告,噢,对了,名字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未来》,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还特意去听了,笔记写了好几页,报告内容非常有价值。”
聂登高的表情从倨傲变得有几分迷惑,忍不住侧头打量宋敏桦和姚软枝,目光中带着探求。
他只是个翻译,不是真正的官员,刚才对姚软枝的说教,倒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姚软枝抢了他的风头而积累的怨气导致的。但是对于姚软枝,他还真是不了解。
在聂登高看来,h省这个经济落后的地方,一个小县城里来的农村姑娘,再优秀又能到什么地步?能说一口不错的俄语,恐怕已经是她最大的本事了。
至于什么眼界见识,就不要提了。敢在苏联专家面前大放厥词,不就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吗?
他虽然是不喜欢这个没见识没分寸的乡下姑娘,但是他觉得自己对姚软枝说的也没错。她要是说错一句话,说不定专家手里的援华项目就得变,这可真不是小事。
这种变化对一个乡下姑娘没什么影响,但是很多省的计划都会随之变动,很多计划都要跟着改变。
什么有机肥为主化肥配合?她知道化肥是怎么回事吗就乱说一气?
要是专家觉得中国政府对化肥厂的项目不重视,把四个化肥厂砍掉一个,信不信因为这个拿不到本来该在自家建设的化肥厂项目后,那个省班子就敢跑去京城闹去?
可是听见宋敏桦对姚软枝这么客气,居然还说这个小姑娘参加过第一届劳模会,还在会上做过报告,这事情好像就有点不太对头,好像跟他想的不大一样啊。
“宋处长您真是过奖了,我年纪轻,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幸亏各位领导不跟我计较,以后还要各位领导多多指导我们的工作。”
宋敏桦摇头笑:“小姚同志,你的本事是实打实的,我们有目共睹。董部长对你也是夸赞有加,经常说刘校长又带出来一个好徒弟,非常期待你以后的表现。不过,你怎么不做农机,反而跑去搞农场了呢?”
农业部董部长确实对他赞扬过姚软枝,不过宋敏桦也就是听过了就算了,毕竟从中央到地方,距离远着呢。
刚才陈盾把姚软枝叫过来的时候,宋敏桦也想起了她的履历,心里真的有点不解。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姚软枝在农机领域里,有刘智宇这样影响力强大的老师和师门人脉,有之前的工作成绩和荣誉,在一个县城里,当上一个农机厂的一把手完全不成问题。只要以后再做出一些成绩,往上升也是轻而易举。
怎么姚软枝反而跳出了农机领域,去做什么农场场长去了?
搞技术和搞管理,可不是一回事。
陈盾板起了脸说:“可不是!当初我就劝过她,老师也批评她,让她专心做农机就行,不要三心二意。但是她非要说,这正是她向着农业机械化目标努力的必经一步。农业机械是为农业服务的,只是停留在实验室和机床上的农业机械生产,始终距离农业现代化还隔着一层。必须把农业机械放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才能及时调整方向,准确捕捉农业生产需求,为农业发展提供最精准最有效的服务。”
这些话还真是姚软枝的原话。
陈盾看似批评不满,实际上却是在向大家展示他和姚软枝之间的亲近关系。
聂登高是中央来的不假,但是一个翻译一张嘴就给姚软枝扣帽子,什么影响外交,拿他们地方上的人当傻瓜吗?
他们农业厅可不是外交部的下属单位,轮不到他来指手划脚。
姚软枝是他的师妹,也轮不到聂登高指教。
“师兄,这都多久了,你还记得呢。”姚软枝不好意思地低头,这种动作在她这个年纪做出来,只有可爱,看得几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都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聂登高心里不爽,还是把陈盾的话给一脸期待看着他的谢步列夫翻译了一遍,谢步列夫也跟着哈哈笑了。
宋敏桦和陈盾一前一后站出来,含蓄地给姚软枝撑腰,一个搬出了姚软枝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和董部长,一个搬出了刘智宇和姚软枝的农业现代化理想,那位副市长自然衡量得出来他们两位和聂登高之间孰轻孰重,也跟着赞扬姚软枝。
聂登高一肚子气,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只是看着姚软枝的眼神难免带上更多不满。
陈盾出去了一会儿,没多久,饭菜就端了进来,食堂负责人带了一个小伙子,专门来陪谢步列夫喝酒。
谢步列夫还是没有忍住,喝了个过瘾,最后是被食堂的人扶着去的招待所。
陈盾把谢步列夫和宋敏桦、聂登高都安排进了招待所之后,才在招待所门口和姚软枝汇合。
“师妹,你还藏着什么本事,快点拿出来,别每次都吓人一跳。”陈盾也跟着喝了一杯白酒,白净的脸上泛着红,不过看起来心情倒是不错,还跟姚软枝开玩笑。
姚软枝看他走路稳当,没有真醉,也就跟在他身边笑:“师兄,我还真有别的本事,你要不要看看?”
“哦?”陈盾本来是在调侃姚软枝那口完美的俄语,没想到她还真能接下来,“有本事就使出来嘛!”
姚软枝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师兄,苏联专家是来考察环境,为化肥厂选址的吧?”
陈盾有些惊讶,不过也不是很意外,这个师妹总是有些别人意想不到的本事,而且眼界见识一点儿都不像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姑娘,能从苏联专家的话语中推测出来他的来意,也不奇怪。
陈盾轻轻点了点头。
“咱们省很想把这个化肥厂留住吧?”
陈盾白了姚软枝一眼,这还用问吗?就像是去问一个天天饿肚子的人,想不想要一个聚宝盆,以后每天都能吃饱喝足衣食无忧一样。
化肥厂比聚宝盆更珍贵!
可是这个道理每个省都懂,而且大家都是饿肚子的人,顶多是饿的程度不太一样,但是盯着聚宝盆的眼睛都是一样绿油油的,谁也不会退让。
h省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想要抢聚宝盆的家伙全都踩下去,抢到这个聚宝盆,是个难题。
“你有办法就说,只要有用,省里绝对重奖。”陈盾就是省里派出来探路的,省里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省领导和农业厅领导都在其中。
小组规定,每天陪同苏联专家的细节、对话,包括苏联专家的所有反应,陈盾全都要记清楚,每天晚上都要向小组汇报,大家碰头开会,寻找机会。
在小组身后,是整个h省,所有人力和资源,随时等候调用。
姚软枝嘿嘿一笑:“师兄,你要是谢步列夫,会怎么选择厂址?”
这个问题,h省领导们也同样问过自己。
其实在苏联专家来华之前,中国已经开始了这些备选城市的信息收集工作,作为参考提供给苏联专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