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4章 刑徒七十万,秦吏,七月新番,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事万万不可!”</p>
李斯话音刚落,便有一人站出来反对,却是赵高的女婿,已被升任廷尉的阎乐。</p>
“丞相岂不闻,昔日殷周会于牧野,殷之隶臣妾为卒,于是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以至于殷军血流漂杵,周师遂入朝歌。”</p>
“先前阿房、骊山两地刑徒共数十万,多为六国罪人,本就不甚安分,今闻黑贼及六国近关中,竟不忧反喜,彼辈岂能授以甲兵御敌?恐重蹈殷卒倒戈之覆辙也……”</p>
李斯之子,御史李于立刻抓住阎乐话语里的破绽,质疑道:“廷尉是将陛下比作商纣,而黑贼是周武?”</p>
阎乐忙向胡亥请罪:“是阎乐失言,有罪……”</p>
对骊山刑徒是否能为兵卒的争论还在继续,这显然是一个险招,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但眼下叛军已兵临峣关,距离咸阳不到两百里,事情已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而关中现在能立刻武装起来的兵源,也就他们了……</p>
最后胡亥与群臣终于达成一致。</p>
“先前,刑徒为我输送粮秣者十余万人,勤勉任力,可赦其罪,许以籍贯田土,发武库之兵授之,彼辈自能奋勇杀敌。”</p>
“如此则兵卒齐矣!”</p>
胡亥松了口气,李斯方才说黑夫号称二十万大军乃虚张声势,实际人数不过十万,以胡亥的脑仁判断,二十万打十万,总能赢了吧?</p>
“但王离能御贼否?”</p>
可旋即,胡亥再度皱眉,经过武关一战,胡亥对大舅哥王离的军事才能产生了巨大怀疑。</p>
但纵然换将,关中也早无将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内史保,带着中尉军在杜县防御子午道呢,那儿从数日前开始,便有零星叛军出没。</p>
这时候,太史令胡毋敬出列道:“臣有一策,可使此战有胜无败!”</p>
“何策?”</p>
胡毋敬抬起头,认真地说道:“亲征!”</p>
……</p>
胡毋敬不愧是太史,对秦之故旧信手拈来。</p>
“秦庄公与昆弟五人,以周兵七千人,亲伐西戎,破之,遂为西陲大夫。”</p>
“襄公自将兵救周,战甚力,又以兵送周平王,遂列为诸侯。”</p>
“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汧渭之会,遂有岐西之地。”</p>
“武公元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渭原方为秦所有。”</p>
“穆公更是骁勇,自将伐茅津戎,胜之,全取崤函以西。又自将伐晋,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士卒皆推锋争死,虏晋君以归。”</p>
“至于献公,也曾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p>
“第二次伐楚,始皇帝亦亲至淮阳,遂灭楚国……”</p>
历数完秦君亲征的各种胜仗后,胡毋敬下拜道:</p>
“眼下大秦危在旦夕,陛下何不仿照历代先君、先帝御驾亲征,以万乘之重,驭百万之师,亲自飨士卒,更亲兑承诺刑徒之诺言,彼辈自然人心踊跃,争效死功,攻则必胜、战则必克!”</p>
“这……”</p>
胡亥面露踌躇,他的人生目标便是安然享乐,全然没有这种豁出一切的胆量。</p>
“不可!”</p>
瞥见胡亥的犹豫后,简在帝心的赵高立刻出言反对:</p>
“太史熟读史籍,莫非忘了秦武王之事乎?武王不自将以犯周,则不会有举鼎折膑之事,更不会有接下来的季君之乱。故身为天子,应当讨而不伐!”</p>
胡毋敬叹了口气,退一步道:“纵然陛下不亲临,但前线亦当有重臣为监,好让骊山刑徒信其言。”</p>
换句话说,秦廷的政府信誉已经完全扫地,一般的官吏去宣布二世皇帝“德政”,关中人已是嗤之以鼻,更何况心中猜疑的众刑徒……</p>
胡亥扫视殿内群臣:“谁可为监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