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1、除夕,孤山剑,隶古,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假山之中不见天日,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时辰。
两人决定先离开这里。方灵轻走至石门旁,借着手中明月石的微微光亮,观察摸索了起来,不一会儿,让她发现石门上凸起的一块圆石——门里的机关显然不似门外的机关那般隐蔽,手按圆石一转,大门顿开。
洞外天色,昏昏暗暗。
金乌已在缓缓降落。
估摸用不了两刻的时间,天地遂会变为一团漆黑。
夜里的山路不好走,纵然危兰与方灵轻的轻功俱是上佳,也不想在暗夜里翻山越岭,两人当下御起轻功,以极快的速度掠上了崖顶,再行一段路,看到了正坐在一株古树旁歇息的那名猎户。
他腿上的伤口已被包扎,终于等到了危方二人回转,当即招呼了一声:“危女侠,云女侠。”
方灵轻一愣,凑到危兰的耳边悄悄问道:“是你跟他说的,我姓云?”
危兰道:“我给他治伤之时,见他神色惊惧,且疑惑似也颇多。若我不给他解释一番,待我走后,他还是会担惊受怕。”
方灵轻低声笑道:“这么多人这么称呼我,我都快以为自己果真姓云了。”
危兰微微一笑,也轻声道:“游侠云青最近在江湖上本就已初露头角,你不知道吗?”
她说的不是假话。
的确如此。
先前在汉中府的那一桩奇案里,尽管最后因为地震变故,未能抓到魔教滕六堂的堂主袁绝麟,是个遗憾,但至少破解了许多谜团,揪出了藏在留家堡多年的内奸。这其中,功劳最大的自然是烈文堂主危兰,但她的朋友杜铁镜与云青也有不少贡献。最近前来关中救灾的武林人士越来越多,这件事便渐渐传到了众人的耳内,也渐渐传到了江湖之上。
而杜铁镜早就已在江湖上闯出了名气,干过的大事不计其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相比较之下,人们反而对那位“初出茅庐”的少年女侠更感兴趣。
云青变成了江湖上的新人。
危兰在这时走过去将那名猎户扶起,欲带着他下山,谁知扶他起身的那一刹那儿,他的眼睛蓦地闭了一下,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幸好危兰的右掌蕴着功力,拉着他,才没让他再次倒地。
他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缓了一会儿。
危兰问道:“是你的腿完全不能动?”
那猎户道:“不、不是,我只是刚才突然……突然就感觉脑袋昏得很。”
方灵轻道:“你的脑袋没有受伤。”
那猎户苦笑道:“估计是好久没能吃上顿饱的,我现在……浑身上下都没有力气,头也疼。”
危兰闻言想了一想,让他先靠着旁边一株大树,随即又走向方灵轻身边,商量道:“附近的林子里有条小河,河里应该有鱼,不如我们先去抓几条鱼,当今天的晚饭?”
方灵轻立刻道:“我才不去。天已经黑了,我可不愿意继续在山里待着。”她指了指天穹初升的明月,又瞧了那猎户一眼,继而道:“你若是实在可怜他,待会儿分他一些干粮不就成了。”
危兰道:“轻轻,今天是除夕。”
所有人都期待了那么久的除夕。
本应该是一个万家团圆的一起围着炉火、吃着酒食、欢笑守岁的美妙夜晚。
她继续对着方灵轻柔声道:“山下那村子里的村民大约有十来个,我们身上带的干粮,不够分给他们所有人。况且,若除夕夜只吃干粮……所以我才想,我们抓几条鱼,熬一锅汤,围炉而坐,喝些鱼汤,也算过一个好年吧。要不然,轻轻,你就留在这儿陪一下他,我去抓鱼。”
方灵轻听完这段话,静了片刻,不知怎么的从危兰的描述里,她忽地想起前些日子在汉中府的一个寒夜。
有朋客栈里,她与众人一起围炉吃火锅的情景。
那确实是她所吃过最美味的一顿夜宵。
她心中登时柔软了起来,叹道:“好吧,我去抓鱼,你待在儿陪他吧。我可不习惯和陌生人单独相处。兰姐姐,借你的剑一用。”
她带上了危兰的剑,也带上了那名猎户的竹筐。
明月照夜,果然照见不远处林中小河里有许多鱼儿游动。它们游得极快,普通人难以捕获,方灵轻身怀武艺,右手握剑,只要看准了鱼所在的位置,刺出一记剑招,不一会儿,她便满载而归。
夜色更暗,她返回找到危兰,两人与那名猎户这才踏着月影,下山回村。
过了今夜便是新年元日,冬去春来,这两日的气候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要把人的手脚都冻得没有知觉,然而夜里呼啸的大风一吹,仍是相当寒冷。
村子里幸存的十余名乡亲住在那简陋的草棚里,完全不能遮寒保暖,只好找了些木材,燃了一个大火堆,各自坐在周围,相对无言。
直到危兰、方灵轻与那名猎户出现在村口。
一名青年霍地站了起来,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跑上了前去,又惊又喜,道:“大哥,你……你还活着?”
那猎户咳嗽了两声,笑道:“多亏这两位姑娘救了我。”
众人早已听来为他们看病的陆先生说了,今晚会有两位姑娘来村子里住一夜,而她们都是江湖上的侠女,说不定能帮你们把那位兄台给救回来。于是此时闻言,他们纷纷上前向危兰与方灵轻表示了感谢。
旋即,他们又看向了方灵轻右手提着的竹筐里的好几条肥美大鱼。
方灵轻道:“你们有锅和碗筷吗?”
只听好几个人同时道:“有,有。”
碗筷都是木碗木筷,与铁锅一样都是之前从废墟里挖出来的,早已经清洗干净。最近这些日子,都是乡亲们去官府领了救济的米粮,在锅里熬成稀粥,每天每个人吃一点,勉勉强强不至于饿死。
因他们一直相互都有分工,这会儿看到食物,也不争抢,架锅的架锅,烧水的烧水,剖鱼的剖鱼。
十来名老百姓里有四五个人立刻忙活了起来,而余下的都是些老人小孩以及伤者,仍坐在火堆旁烤火。
还有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女童,他们则不是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