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良知
狐千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9、良知,殿下怀了我的崽[穿越],狐千月,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事实上,文治帝这样的算法表面看来是没有毛病,但里面也有好多弊端,毕竟文治帝只算百姓食用量。
其实,李一汇报的产量并不是真正的产能,因为,他只看见煮盐这一块,事实上,真正的大头是晒盐,因为,“煮”是需要用柴禾的,这就需要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若是全部都要靠煮,再多的植物也经不住糟蹋啊。
裴卿之所以用盐晶煮,是因为盐晶溶于水之后浓度高于湖水,可缩短煮的时间。
煮盐是应急,出盐迅速。
晒盐要靠老天,但没有那么费时费劲,首先省略了敲碎和溶解盐晶这个步骤,因为可以直接用湖水,虽然浓度没有盐晶溶解那么高,但反正不需用柴禾生火,只等老天蒸发它水分就好。
唯一缺点,时间长较,并且还需要晒盐池。
一共招募民夫600多人,裴卿用了将近600人煮盐,剩下几十个在挖盐场。
-----
“哈哈,天佑大楚,百姓有救了。”文治帝情不自禁道:“此乃大功啊,卿儿,朕之肱骨也。”
听着陛下声若洪钟的笑声,李一也不由得湿润了眼睛,他是在宫内当差,可能或许不会缺盐,但他有家人,他还有三个弟弟四个妹妹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两个姨娘……父母已经年迈,全家人几乎都靠他一个人,他的三个弟弟都是哥儿,也不过是比妹妹们强一点,能赚点银子贴补家用。
盐,在大楚所有人眼中,都不可替代的必须物,李一入宫当差多年,知陛下都为盐头疼,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人。
可是,这短短的十几天,裴大人颠覆了他的思维,裴大人仿佛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么多青盐,就这样生产出来……
没有人知道当他怀揣着那些青盐快马飞奔时的急切和兴奋,他李一这一辈子身上就没带过这么多青盐,他一直把青盐装在胸口,发誓用生命来护送……
李一摸了摸胸口,摸道一个硬硬的东西,断了弦的脑袋一下子连起来了,光是想着盐,居然忘记了这个,他不好意思道:“启禀陛下,裴大人还有一封信呈给陛下。”
“噢。”文治帝满面红光,来不及计较他的冒失,接过书信,快速展开来。
----
裴卿在信里所言,很详细,先说盐湖之广之大,产量,以及目前遇到的情况,还有让文治帝极为震惊的思想。
看完信,文治帝挥了挥手让李一退下,曲有德猫着腰进来,给陛下泡上茶,然后轻轻的打着扇。
文治帝押了一口茶水,默默的想着裴卿信里所言。
这一次盐湖的成功定位,让裴卿确定了这个时空的版图,和地球一摸一样,连百度上标记的曾经存在的矿产都一摸一样,如果说此前裴卿还有一些疑惑的话,此盐湖的存在完全打消了他的疑惑。
二十一世纪,他是多家上市公司总裁,口含金汤匙出生,他的眼界学识情商等等都处于巅峰;盐,是他来到大楚后的第一份实业,虽然他只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但这不是银子的问题。
大楚有千千万万的百姓,这些人,他们淳朴善良,就如在“富贵书坊”外烧书那天,裴卿只不过为他们说了几句话,表达了一些善意,就收获了来自百姓们意想不到的回报,那一次,裴卿就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了。
现在,机会来了。
陛下既然把寻找盐矿的任务交给了他,自己就要做到完美,现在,他成功的找到了一个内陆咸湖,靠着这个湖,他可以聚拢天下财富,可是,这些财富的来源,大部分都是那些穷苦的百姓。
这不是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穷人吃不起饭的,用不起盐的时代,作为有良心的人,要赚银子,瞄准的应该是那些不事生产的却有大量财富的贵族土豪,而不是那些可怜的百姓。
用着他们的血汗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晚上,睡的着吗?
盐,就是一味调料而已,可是这味调料缺一不可,若是缺失,人就面临死亡。
所以,历代官府都把盐的渠道仅仅的禁锢在自己手里。
裴卿希望,自己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大楚的百姓们,如他此前生活的哪个时代,盐,就是便宜得不能在便宜,随手就能得到得一味调料,不要让这味调料变成一把悬在百姓们头顶的刀。
所以,在给文治帝的信里,他说了在浙江,江苏,山东等,他都有自信找到盐矿。
这是因为裴卿知道,文治帝必然要求他扩大在山西的开采规模,这固然是好,但也并非短期内就能实现,首先,人手就不足。
没错,是可以招募,但以及招募了六七百人,加上从京都带过去的,整个山西盐湖大约有七八百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若是管理不当,很容易出事,甚至一个不慎会激起民变。
楚云慈出面从当地调了一只军队来守在外面,不过,从裴卿的眼光来看,那些武人们,他……好吧,他不想做评价。
所以,山西盐湖的开采人数保持这么多,就差不多了,再多已无必要,况且,这么漂亮的一条湖,若是大肆开采,环境还要不要了?
在后世,山西盐湖是个旅游胜地,这里有黑泥美容,温泉spa等等,这些,裴卿要保护,他还想靠这个小小赚一笔。
裴卿聊到文治帝要求大力开采,所以,他才在心里建议,他可以在去寻找其它盐矿,当地开采当地销售,不仅节约运输成本,也不用集中大量百姓人口,毕竟,人一多了,就容易闹事。
且盐矿多了,若都成功开采出来,那最终受益的还是百姓。
同时,最终损害的却是贵族的利益,所以,文治帝久久思索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