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郊外探查,风雨大宋,安化军,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日送别了欧阳修和向综,杜中宵带了十三郎察看枣阳地理,选择合适开田的地方。为了与地方保持距离,特意选了那个无可事事的县尉黄田正做自己的向导。
红日初升,黄田正吃喘吁吁地跑到驿馆,向杜中宵行礼。
杜中宵道“天色尚早,你何必如此匆忙?”
黄田正拱手道“回运判,下官每日都是这个时候,到衙门去点卯。到了这里六年,一日不落。只想着运判这里也是如此,点过了卯,便急急忙忙赶来。”
杜中宵笑道“衙门那里并不需日日点卯,谁家能没有事情?知县自会通融。”
黄田正连连摇头“下官没有职事,本就许多闲言,若是不点卯,只怕克扣钱粮。”
杜中宵微笑。这人倒是实诚,当官就是为了每月那点钱粮,只要钱粮到手,其他一切都不在意。六年时间,一日不落地到衙门点卯,这种官员杜中宵还是第一次见。大部分县衙,点卯都是由属下吏人代签的,只要不误了事,知县也不会管这些。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起身道“今日我们向北去,看看周边地理。这里闲田不少,不过湖泊沼泽众多,不是处处适合开田。你前头带路,我们察看一番。”
黄田正恭声应诺。
带着随从出了驿馆,杜中宵问一边站着的黄田正“你没有骑马吗?怎么不带随从?”
黄田正拱手“回运判,下官没有职事,怎么会有随从?家里租了几亩菜园,赖以存活,不过温饱而已,哪里有钱买马?若是一定要骑马,下官到城里去租一匹。”
杜中宵愣了一下,没想到他混得这么惨,对十三郎道“你去县衙,借匹马来。”
黄田正连连摇手“运判,不必了。县衙里的官马只有那么几匹,昨日一匹生了病,剩下一匹知县官人要骑,还有一匹潘县尉要骑着巡视乡间,着实没有马了。”
杜中宵一时无语,没有想到这个小地方竟然如此凄凉。不过这个地方,一匹马要几十贯钱,不是小数目,县里买不起也是平常。让随从里让出一匹马来,给黄田正骑了。
县里收上来的钱粮,除了几位官员的傣禄,都要解到州里去。除此之外,再无收入,也没有公使钱之类。枣阳这里又没有什么商业,仅有的酒楼之类商税,一样有定额解州,几位官员,除了靠着俸禄养家糊口之外,手中确实没有钱。迎来送往,各种日常花销,向来都是由经手的公吏差役摊派。
如果是在中原江南等发达地区,还可以用各种杂捐名目,从地方百姓手里抠些钱出来。枣阳这个地方,城中百姓不多,地方上全是大户豪族,一般官员,没有点特殊手段,哪里找钱去。不要说科敛,就连他们的职田都租不出去,都是靠着家人耕种,收多少算多少。
严格说来,县里是没有财政收入的,上边又不拨经费,百姓手里抠不出钱,就是这个样子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那得你手里有力量才行。整个县里除了几个官员,公吏差役全是从那几家大户里出来的,乡下的壮丁,几乎全是他们的庄客,县里靠什么跟他们斗。
小地方的官员,这是经常的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若不是如此,一有好地方出缺,京城里的官员能打破头。杜中宵离开永城的时候,为了那个知县,朝中大臣很是争执了一番。在这种地方做一任,跟在杜中宵离开之后的永城做一任,那差别可大了。
离了驿馆,向北不久就到了浕河渡口。这里人口不多,渡船一时没有过来,众人等候。
黄田正指着不远的地方道“运判,那就是下官租的菜园。这个时节,正是收菜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