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河东河西的转变,调教异世界,你还来,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朝道“是的,三十艘二型运输船,近二十万吨的运力。”
“好,再加上民间征召的,差不多就是百万吨的运力了。”王玄已是转忧为喜。
不算别的产出,只这一次运回的铁矿,就够钢厂连续生产两年的,哪怕两班倒也能坚持一年,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陛下,西湖州、东湖洲还有西山,可有着不少的平底船。”秦朝也开了窍。
王玄闻言大喜,就道“立即让政务院出面,要在三十日内筹集到三十万吨运力的货船来,上不封顶。”
他在会议室内踱了几圈后,又道“这次走近海,蒸汽动力舰船拖拽着风帆船只北上,能出海的全都出去,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豪赌。另外,一型战舰全部改装为货船,加装蒸汽动力,好牵引着民船北上。”
吉祥王亲自下令要做的事,效率高的出奇。
为了筹足货船,王玄连中洲七年的晚会都没参加,尽在政务院接发信息了。
到中洲七年元月十三后,各方消息传来,王玄理了理,共筹集一百三十万吨运力的货船,数量已然过千。
所以一月底的时候,湾区也罢,新宋也好,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货船,海面上已被挤得严严实实,显得天都低了不少。
港口是没日没夜的忙。
按计划,每组五十艘,由两艘蒸汽动力船只带队,拴上铁链后直接北上。
那些运输船,除了生活补给品外,装的就是煤炭了。
等到一组五十艘船队发完后,至少两个时辰过去了,然后下一组再占据泊位,补给、栓铁链,待这组出发后,三个时辰就过去了。
自打元月十五日后,吉祥各处码头都在向外发船,整整十日,船只方才见少。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内河船只至少少了近半,往常拥挤的河道突然畅通起来,内河的人力小船开始大行其道,不论是载人还是运货,都颇受欢迎,就连小报都说不堵船的感觉真好。
而星耀河报上说,吉祥已经不满足只在地上跑了,而是要水陆两栖齐头并进,已将全世界都甩在了身后。
另外,时代周刊用了大量的笔墨,重点介绍了这几年研究院出的成绩,火炮、火枪、蒸汽机,以及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
文中揭露了一个十分反常的现象,以往年底大量招募临时工的企业,今年却都偃旗息鼓了。
要知道,每年前来吉祥务工的外地人,也会在年底前返回故乡,与家人团聚。
他们中有的就不再回来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吉祥定居的,所以人才市场也罢,人力资源中介也好,年前年后这段时间的生意都不差。
可今年十分反常,只见工人走,却不见工厂补人。
作者经过一番走访、分析后介绍说,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工厂大量使用机器造成的。
他举了个例子,以往制造一把铁锹头,需要几名工匠连续半日的作业才能完成,而在机器的作用下,只需两名工人,半日便可产出三百。
作者惊叹之余,在文章最后感慨道“制约吉祥发展的人口问题,在机器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后,已不再是吉祥的软肋,反倒成了轻装上阵的最佳选择。”
有心人自是也想窥探下吉祥工业化的魔力,有的甚至伪装成求职者,进入内部学习观摩。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机器设备的操控者,至少都是吉祥户籍,并经过三查五审后才有操作资格。即便有些设备没这么严格,哪怕有机会学会了部分操作技能,也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再退一万步来说,哪怕整台设备都摸透了,明白它的运行原理,在没有配套设备的辅助下,依然造不出成品来。更别说,他们连设备本身都造不出来。
这一现实将各路探子打击的不轻,最后总结分析一番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要按照吉祥的模式走。
简单来说就是先会走,再会跑,没有基础,什么都白搭。
只是他们醒悟的有些晚,更忘了当初是怎么嘲笑花钱全凭‘喜好’的吉祥王,是多么的败家的。
吉祥这次大规模的海上行动,引得各方关注之余,并没什么实际变化。
西周没了,胡越没了,大夏现在半死不活,北上南下的通道全被吉祥人堵死,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翻身的局。
知道了吉祥所谓的‘秘密’上报给谁?
大部分探子已是树倒猢狲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眼下的吉祥,好好过日子不好么?
所以人们热闹了几日后,除了赞叹今时不同往日外,该干嘛干嘛去。
哪像过去,吉祥一有点成就,生怕引来贼人惦记,总是要藏着掖着。
到了后来,只要吉祥发生大事,各路探子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挤破头了要知道个究竟,好在主子面前邀功,掌握吉祥虚实,以便不时之需。
再看现在,哪怕知道吉祥造出了能自己跑的火车,能自己前进的战舰,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设备,又能怎样?是涨他人志气赞美人家,还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酸话来聊以自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