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高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分田地,重振大明朝,万里高歌,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友建挥了挥手“无妨,孤王来之前,曾向皇兄请了一道圣旨,有临机专断之权,这可不仅仅是指对那些贪官污吏和不法商贩的,对这些重大的事情也是有效的。所以你们现在不要考虑这些合不合适,而是要想想如何把这些土地真正发到灾民手中,让大家都能够有地种,吃饱饭。”
“这”众人都有些迟疑,没人敢去答话,一时间,场面倒是有些冷了。朱友建看看众人,又将目光转移到刘莱臣身上“先生,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刘莱臣微微一笑“不知殿下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朱友建奇道“真话又如何?假话又如何?还请先生为小王一一试言之。”
“呵呵,假话自然是殿下宅心仁厚,为民着想,实在是万民之福也!”
“先生此话就太假了,小王并非喜好听此等溜须拍马之言的人,还是请先生说一说这真话。”
“好!那敢问殿下可曾想过,德王等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田地,而这些百姓为何又会无地?”
“据小王所知,德王之地,除就国时宪宗皇帝赐予的之外,其它的想来必然皆是巧取豪夺而来。至于百姓无地,原因有很多,但本王也仔细思虑了一下,无非有这几种情况一是遇上天灾,家中无钱,只能卖地求生;二则受人逼迫,不得不将土地出卖;当然,亦还会有一些别的原因,但想来这两种情况的居多。先生,不知本王说得可有道理?”
刘莱臣点了点头“殿下所言一点不差,但殿下想过没有?若是将土地就这么分发下去,不出三十年,这些土地必然又会集中于大户手里。虽说德王府、蔡姜庞丁四家已烟消云散,可明日里谁又敢说不会再出现另一个德王府,另一个蔡姜庞丁这样的大户呢?”
“这……”朱友建有些迟疑,土地兼并在封建王朝是极为平常的,越到王朝的后期,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而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之前,人类仍然还是需要依靠人力、畜力耕种时,这个问题就像是一个死循环旧的王朝因为土地兼并灭亡——新的王朝建立起来,重新分配土地——过上百余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王朝覆灭——再一个王朝建立。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就一直在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始终无法跳出这样一个轮回。
而朱友建知道,除非进入工业社会,少数的人运用机械就能够提供更多的粮食,将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工业和其它生产活动,不然土地兼并是无法解决的。
“那先生有何良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刘莱臣起身答道“殿下,良策确实没有,不过倒是有些拙见,可供殿下参考。”
朱友建也起身走到刘莱臣身边“请先生说来听听。”
“殿下可知依循旧例,这些土地会如何处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