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琉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诸侯并起,汉臣,光棍琉璃,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静心阁大火,弘农王尸骨无存,董卓为其立衣冠冢,汉帝协下令将其并葬于赵忠之墓,可怜一时帝王最终入了宦官坟头。
废帝亡,洛阳流言四起,时人皆指责董卓谋害君上,消息亦走天下。
至六月,关东诸兵起事,推举袁绍为盟主共讨国贼董卓,袁本初自表为车骑将军,命冀州刺史韩馥留守邺城供给粮草,自领兵甲奔赴河内太守王匡处,屯兵以观后事。
时豫州刺史孔伷兵屯颖川郡,后将军袁术在南阳郡集兵,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下寨酸枣。就连洛阳外逃的曹操都被表为奋武将军,在陈留卫兹的资助下聚乡勇五千,行兵酸枣,共赴国难。
诸侯举动不日传入洛阳,见崇德殿朝议。
董卓今日又佩剑上朝,且入殿不行礼,大步至刘协身前,引得帝惊。
“董相,你要做何?”年只十岁的刘协强忍心中惧怕,出言问责。
“刘伯和,皇帝陛下!老夫半年来替你理朝政,施国策,不曾有半点懈怠,尔等就这样对老夫吗?”董卓做了半年的牛儿,没有得到一点好处,反到引起关东诸侯反叛,火从心中生,一时难自抑,也顾不得什么朝堂威仪,天子驾下。
“董相错怪朕了,朕可没有命令他们起兵,朕也从来没有认为董相是奸佞之臣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即便这都是董卓的暴虐一手促成,刘协也不敢违逆董卓半句。
董卓恶狠狠的盯着小皇帝,足有半刻才转身面向朝臣,此时朝堂中只剩下一干世族党人,而景桓侯一系多是称病在府,坐观诸侯动向。
“来人,将袁隗给本相拖出去杖毙,在洛阳的袁氏一族,无论老幼,全部格杀填埋!”董卓恐袁隗在朝作为内应,更气愤袁家双子兴兵之举,心底早已忘了自己也是袁门旧吏。
袁隗闻言,忽而朗声大笑,坦然起身走向殿外“陛下且再忍几日,中兴不久矣。”
“给本相拔了这老贼的舌头,烹为肉食,送往河内让本初小儿尝尝味道。”董卓高声厉喝,目中尽显恶毒,在朝高官无一仗义出言者。
继,董卓又道“本相欲举国之兵讨伐关东逆贼,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朝臣不答,皆作低头,唯一人大步出席,此人姓郑名泰,字公业,河南开封人氏,时为尚书令。
“郑公业,你有异议否?”董卓方才杀袁隗便是威吓朝臣,他没想到还真有不怕死的。
“董相,施政在德,在仁,不在兵啊!”郑泰躬身说道。
“不在兵,那在什么?这帮反贼都要杀到洛阳了,汝给我说甲士无用,岂不是笑话?”董卓现在听见仁政二字都觉得厌恶,不由自主的会联想起那赖在董府的道人。
“董相何故惧怕?且听吾一言,山东诸兵不足为惧也。
其一,董相一生戎马,少时为将,掌军多年。而袁氏双子公卿出身,自幼锦衣玉食,不通兵法谋略。二者岂能作比?
其二,关西常有胡族扣边,凉州铁骑骁勇天下。而山东多年平顺,无焊战之卒,多是苦命弱小,二者怎能相提并论?
其三,董相在朝占大义,而山东诸兵师出无名。
……
此列十条,山东诸兵不及丞相也。且诸兵起事疲劳在民,惊扰天下,自亏威德,难以长久。董相只需以逸待劳,自见其溃。”郑泰假意恭谦,实则让董卓心生傲慢,为诸兵争取更多时日。
“哈哈哈!郑尚书所言振奋人心,本相此时舒服多了。”董卓听了夸赞,面露喜色,遂罢兵不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