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禧年最热话题(上),重活不是重生,樱桃洼,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寒假,刚刚放假几天,杨树窝小学的杨校长就已在学校忙碌起来。
杨校长身形消瘦,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缝,丝毫没有教书先生应有的书生气,反而多了几分农民的憨厚和……乡土气息。别看他这副模样土气,他祖上可是书香门第,祖上可是出过进士的。用民间的说法,他们家有书根,他自己也是正规科班出身,堂堂师范学校毕业生,还通过进修拿到了师范专科文凭。
杨校长刚刚从二十几里外的乡镇府所在地花820元钱购买了十五包水泥和两大桶黑漆,趁村里开拖拉机的陈老三回村时,将购买的货物捎带回村里的学校。又自己到山里掏起了白沙,小河里捞起了河砂,再一担担挑回学校。如此准备了四、五天,沙石料总算是备齐全了。
杨校长是公办教师,也是这个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汉子。当然晚上,杨校长找来了本家的几个兄弟和侄子,请他们第二天去学校帮忙,将村小学仅有那四个教室里那几块布满坑坑洼洼大洞小洞的黑板铲下,重新刷制了四块新黑板。
大家干完活,杨老师请客,大伙坐在一起喝酒吃饭。
山里学校条件艰苦,每两年招收一次学生,一共有四个班级,今年的班级分别是学前班,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杨校长负责教授五年级所有科目。
从三十年前,19岁的杨老师从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开始,他就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子里从事教育工作,几次调动的机会都因村子里没接手的教师而放弃了,一直到现在。算下来,他在这个村子里教书快32年。
这期间,杨老师也有过动摇。8元、14元、19元、24元、29元、57元……1100元,这些数字,曾是杨老师领到过的工资基数。改革开放之后,看到同村的男人们外出打工或是搞副业挣钱,他的妻子劝杨老师外出闯闯,他曾有些心动。
杨老师的妻子是农村户口,杨老师上课期间,家里的农活都是妻子一个人在做。家里穷,大家都想生活能好过点。随后,杨老师将辞职信写好了。仅有一页纸的辞职信,拿在手里却很烫手,杨老师犹豫不决。
“你不能出去打工,你出去了,咱杨树窝的娃娃咋个整。连自家人都待不长久,还指望别人来给娃娃们当老师?”就在杨老师左右为难的时候,自家本家的叔伯兄弟找上门来,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留下来。
这和几次准备调动工作时的情景多么相似,本家叔伯兄弟的话触动了杨老师。
“如果自己这个校长都离开了,本就缺老师的杨树窝小学校该何去何从?”杨校长杨老师不禁问自己,思量再三,他还是留了下来了。
目前,杨树窝小校一共有4位教师,其中3名正式公办教师是杨老师和陈老师、张老师,而负责学前班的代课老师很年轻,她是杨老师21岁的女儿杨秀丽。就在去年9月,地区师范学完毕业的杨秀丽,没能挤进当年县教育局教师招收名单的她,正在省城一家私营幼儿园任教。
“娃儿,你好久回来嘛,我的腰杆嘿痛。”接到父亲的电话,身为独生子女的杨秀丽就立马放下工作,赶紧回家乡,没想到却被是父亲“骗”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