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6章 太子妃,别害怕(求订阅),抢救大明朝,大罗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丁玉英笑道:“不是折腾人,而是要把川中能折腾的人,都用一场考试诳到朝廷这边来,只有这样平川之役才能事半功倍。所以今天父皇决定先办科举,后清田土,最后再分田地而科举则先试办,后大办。试办是取一州办一州、取一县办一县。先把州县小吏都取出来,让他们试官。试官期间要一月一考,三月一汰。等到全川平定后,父皇才会举行全川大比,但是只有试过官并且没有被淘汰的州县小吏,才有资格参加全川大比,大比得中者,可授州县长官或同等官品的省府部院属官。”
朱和幸好像没听明白,问了一句:“试办科举取的都是州县小吏?”
“是啊,”丁玉英道,“镇、乡、坊的父母官,缉盗捕寇的警巡官,征粮收税的税务官,教化百姓的学官,管水利河道的营造官,都得是本地人才能做好的,所以得用试办科举把川中各州县的能人都搜罗出来,为国家所用。”
镇、乡、坊三者都是现在大明朝最基层的政权,三者都是平级的,只是在功能和布局上有所不同。镇一般是指户数在1000以下的小城镇(在人口密集的东南地区,许多户数超过1000的小城镇也称镇),乡当然就乡村了,坊则是大城市(县级,称为市)下的区。
这三个基层政权下,还有里和社这两个居民自治的单位。里在乡之下,通常以百户为一里。社则在镇、坊之下,户数不定,而是划定区域,通常一镇一坊下面都有十个里。里长和社长,都由居民推选而任,这些里长、社长通常也兼任地方的议政官。
而镇、乡、坊的父母官既可以由里长、社长在当地通过官考的官员中推举,也可以由上级指派——以何种方式选择,通常看当地的完税完租(官田的租)情况。由上级委派的镇、乡、坊则不兼任议政。
而镇、乡、坊的上级官员的选择方式则有三种,一是地方议政在符合条件的官员中推选,前提是该地方不大重要,而且完税完租和治安情况良好;二是由省府(直隶州)选择,凡是完税完租和治安不好,同时也不是重要地区的州(属州)、县、市官员,都是这样选拔出来的;三是由内阁委派,凡是重要地区,大明最富的东南十一府再加上武汉、天津、天河三府的州、县、市长官,都是内阁提名的,不过原则上也会从当地人中选择官员。
当然了,州(属州)、县、市这一级的官员,包括同级的属官,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选拔,最后都需要天子通过内阁下达诏令,正式委任,所以天子拥有最后的否决权。
这一套地方官员的选拔任命方式,只适用于大明的直省,而四川还是战区,即便完全收复,也会先设置藩镇,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为直省——藩镇并不等于自治,而是以军府治理地方。这种治理模式从明朝初年开始就一直存在,比如施州军民指挥使司就是这么一个军府治理地方的机构,但它从来都不是半独立的割据政权。
而四川因为会暂时以军府治理,所以基层自治的空间很小,镇、乡、坊的父母官全部由上级任命,也不会设置议政官。
“那四川各地的州县官呢?”朱和幸笑着问,“老爹想让谁去干这个苦差事?”
丁玉英轻轻一叹:“父皇没有说,但是奴却已经猜到一些了”
“猜到什么了?”
丁玉道:“猜到了你这个太子千岁早晚也得下去当一任县官了因为父皇今天和奴说了,等到了永安,你我二人就得去县衙听政一个月,以便熟悉地方政务。奴猜想,这一个月过后,你就得去当一阵子县官了!你可得好好当啊,当不好可就糟了!”
“什么?我一太子当县官?”朱和幸一愣,“这不是瞎胡闹吗?自古哪有太子当县官的?而且我也不会啊!要真当不好怎么办?他还能换太子?”
是啊!真当不好怎么办?丁玉英看了丈夫一眼,心说:当不好就裁汰啊!你是太子,当然不能裁汰,要不然父皇早就把你换了,也没我什么事儿了!现在有了我,当然就可以裁汰了你当不好县官,就把我裁汰了,而且还是风光大葬一级的裁汰!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