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真求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卷 黄州一梦 第六章 行程,大道守望者,缘真求假,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要扯什么大离军队精神面貌好,一辈子都不大仗的军队,再怎么训练精神面貌也不会好的。
云州这地儿粮产丰富,剥削也不严重,不然也不会被当成是清田的试验地,这样就导致云州连土匪都没多少,只有靠着黄州那段,黄龙江附近有些匪盗,其他地方是真没有了。
这样的地方,军队没有原地解散就算是训练得好了,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地方其实都不应该存在军队。
但是秦梓可是在云州城外亲眼看到了驻扎在这的大军。
光是这点其实就能证实叛军的存在了。
但是这里却处处充满诡异。
按照秦梓读史书的经验,寻常这种战乱之处,不说叛军肆虐,光是军队驻扎就足够百姓民不聊生了,可是云州民生却意外的好。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云州这种民生安定的地方,就不应该存在叛军。
难道说离国已经腐烂,云州有人揭竿而起反抗腐朽统治?
秦梓想不通,这件事处处充满诡异,光以手头的情报实在难以得出什么结论。
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秦梓干脆直接安排好身份,然后在云州城找了商会,直接先去黄州观澜书院好了。
由此,就有了今日秦梓跟着“富贵商会”一起上路的情节。
……
我们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或许就能够明白很多事情。
云州土地肥沃,一旁就靠着落剑山脉,各种物产丰富。
以落剑宗的体量,自然用不到离得这么远的资源,所以与离国也没什么争夺。
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个本该十分繁荣的地方,现实却不一样呢?
答案是交通阻塞。
云州,就像是落剑山脉与大离这一大片平原地带的缓冲带。
云州本身地势还算平坦,但是往西就有山脉阻隔。
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名为太巫山,又叫太武山。
就是这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几乎将云州与黄州两地阻隔开,只留最南边一部分地势较低。
这样的地形就导致云州交通极为不便。
从地图上看,云州黄州之间近乎毗邻,但是真想从云州到黄州,就得想往南走,然后换水路,沿着黄龙江前进,由此可以直达黄州城。
但是前文提到的,云州地形本身就成南北走向了,所以这一段路,看似不远,其实还真不好走。
……
秦梓一行人从出发开始,慢慢悠悠走了三天,一天要走上三四十里,这速度其实已经不算快了,几乎可以说是慢慢走,可见商会那边已经在刻意照顾几个书生了。
但是奈何他走的时间太长了,秦梓自然没什么事,这种速度对他而言就跟玩一样,毕竟以他现在的体质,就算走山路都能和马一样快,更别提他们一行都走的官道了。
但是,这种运动量对其他几个书生而言,就是有点离谱了。
除了本身经常练武的卢氏兄弟二人,其他人都累成狗了,这其中就包括秦梓之前一直怀疑的朱楚瑜。
这小子,秦梓是越看越感觉奇怪。
首先这人肯定是不普通的,但是这一路上他却表现的很正常。
当然,这里的正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而是指很符合秦梓的预期。
他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已经和队里的所有人混熟了,而且手段极其自然,丝毫不让人觉得刻意。
有几个商会的行脚夫,甚至和他都没说过一句话,但是秦梓仅从神情就能看出这些人对他的好感,反倒是面对秦梓的时候,有明显的犹豫。
这完全印证了他之前的话,秦梓在他们眼中太过完美了,以至于不敢和秦梓接触,反倒是有些小毛病的朱楚瑜,相处起来很舒服。
这一路上,唯一令秦梓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叫朱楚瑜的,身体素质虽然还能算是不错,但是也就是比那几个不锻炼的书生好点,还是脱离不了弱书生的范畴。
这让秦梓又有些疑惑了,难道真的只是个十分聪明的普通人?
顺带一提,这一路上倒是没遇到什么狗血的劫匪情节,当然,张彪已经提醒过了,土匪肯定会有的,前面那段路上就有,但是大部分土匪还是讲点绿林规矩的,只要他们好好交了过路费,就不会为难他们,也算是给众书生一个定心丸。
没有麻烦,秦梓也乐的清闲,并且归功于朱楚瑜的活跃,一行人的气氛很不错,没有了一开始那种相互之间充满隔阂的感觉。
这样的氛围其实秦梓很喜欢,他有时候会想,如果不是中间发生了很多事,也许他也可以真正的做一个普通的书生,跋涉山水前去赴考。
每每想到此处,他难免有些遗憾。
只是见过了山上的风景,虽然仍会时不时留恋山下,但也绝不会甘心一辈子做个山下人了。
他秦梓志在长生,些许迷茫不过过眼云烟,即刻便散去,怎会让其影响心境。
他回忆起朱楚瑜之前对自己的评价——骨子里有一股傲慢。
这一点,他并不否认。
他不会瞧不起那些凡人,不会小瞧那些天赋不如自己的人,但他的心中,有一股绝对的,不容动摇的自信,正是这股自信,指引他不断向前。
一行人自出发开始到了第四日,终于遇到了书中那些进京赶考的书生必遇的情节——翻山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