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花非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估值的考虑,传奇1997,狂花非叶,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初次融资时,大多是项目刚刚启动。</p>
没资金、没业务、没产品、没用户……</p>
可以说,除了一纸BP之外,几乎一无所有。</p>
这种情况下,其实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地位,是极度不平等的。</p>
很多创业者为了能够拿到融资来启动项目,不得不接受一些比较苛刻的融资条款。</p>
并且,不得不在较低的估值下,出让较高比例的股权。</p>
说白了,都是因为创业者手里握的牌太少。</p>
谈判时底气不足,腰杆不硬。</p>
隋波和易趣公司在这方面就好很多了。</p>
前期通过版税、装机、网吧等多方积累资金;又挖来宋健,组建了供应链团队。</p>
一点点的把易趣公司从草台班子的大学生初创团队,发展到今天。</p>
线上、线下业务都初具雏形,并且有着健康的正向现金流。</p>
即使这次融资失败,对易趣而言也不算什么致命的打击。</p>
无非就是发展的速度稍缓一些。</p>
反正隋波设定的在互联网第一次浪潮阶段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了大半(进入互联网第一阵营、打磨核心团队。)</p>
就现在的互联网大环境而言,就算做成市场占有率100%的老大,意义也不大。</p>
正所谓,先赢不算赢。</p>
想要在互联网领域内成为最后的赢家,将会是一场漫长而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p>
即使隋波前世重生回来时。</p>
已经市值万亿美元,堪称巨无霸级别的阿里、腾讯两大巨头,也始终诚惶诚恐,始终焦虑。</p>
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公司会永远强大下去。</p>
颠覆,永远来自于无法预测的地方。</p>
小马哥一度被米聊的出现惊出了一身冷汗,自称要不是微信的及时出现,或许腾讯就会失去搭上移动互联网巨轮的船票。</p>
又如几年间就突然冒起,跨入准巨头行列的字节跳动(头条系)。</p>
一度打得B、T两家灰头土脸。</p>
或许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还会有其他公司,</p>
正在无人注意的地方,悄然的发展,等待着崛起的一天……</p>
所谓巨头,只不过是手里掌握的大量的资源、资金、人才。</p>
能够在面对新的竞争和市场趋势时,有更多的应对空间而已。</p>
一旦反应不及时,不能跟随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p>
即使巨头,也会陨落。</p>
智能手机出现,连续14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几乎成为手机代名词的诺基亚陨落了;</p>
谷歌、Facebook出现后,曾经市值曾高达12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雅虎,最终以48亿卖身……</p>
都是例子。</p>
所以,隋波从来没有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甚至“独霸互联网”之类狂妄的念头。</p>
能够保证易趣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就足够了!</p>
在这一点上,他还是有信心的。</p>
凭借着自己对未来二十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p>
凭借现在这支堪称豪华的优秀团队。</p>
就算没有融资进来,易趣自主发展,依然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屹立在互联网行业的巅峰。</p>
至于熬过2000年、2001年的互联网寒冬。</p>
凭借现在布局的网吧项目收益,再加上隋波脑海里,还有其他很多在这期间出现的现金奶牛项目,易趣公司也不会活不下去。</p>
这种心理,体现在和投资人的博弈中,就是隋波的底气很足。</p>
大不了终止融资而已。</p>
…………</p>
隋波把BP发给张奕的三天后,他打来了电话。</p>
“Bowen,我还是第一次见国内的公司BP做的这么专业!”张奕的第一句话就是赞叹。</p>
要知道,1998年时的互联网公司,很少和风险投资打交道,也不太了解投资机构的风格。</p>
就算应投资机构的要求做一份商业计划书,也都是满篇大谈特谈自己的想法。</p>
实际上,对商业模式、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并没有清晰的认知。</p>
张朝阳当初融资的那么艰辛,并非无因。</p>
而隋波的BP风格,是前世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行业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后,被总结出来,最符合投资机构要求的模板。</p>
简要、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p>
投资机构看到这样的BP,首先就是眼前一亮。</p>
隋波笑着解释道:“我们公司的法律顾问,是Fenwick & West的合伙人。她参与过硅谷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融资项目,非常专业。”</p>
很难解释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融资的大学生,为什么能做这么专业的BP。</p>
隋波干脆推到张婉琳身上。</p>
张奕了然:“哦,原来如此……。</p>
Bowen,是这样,看了你的BP后,我也在内部开了投委会。</p>
高盛对易趣这个项目,很有兴趣。</p>
我现在正在准备TS,不过有几个细节,我想和你沟通一下。”</p>
“你对易趣的本轮融资,估值是1亿美元,依据是什么?</p>
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的股份,你能够出让的最大空间是多少?</p>
“关于AB股的投票权设计,你是怎么考虑的?</p>
如果我们希望设定一个业绩目标,作为对赌条款,你是否同意?</p>
我们希望在TS签署后,进行独家谈判,这期间你不能和其他机构就融资事宜进行谈判……”</p>
隋波想了想,觉得在电话里谈这些,感染力的效果差一些。</p>
这个时候,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能忽视。</p>
于是他笑道:“不如这样,Joe,我去你们帝都办公室,我们面谈吧。</p>
上次麻烦你专程跑了一趟,我还没有上门拜访过,有点失礼啊!”</p>
张奕笑道:“好啊,见面谈最好,那我扫榻以待。”</p>
隋波挂了电话,不由感慨,还是像高盛这种大型机构,谈起来轻松一点啊。</p>
看张奕刚才的问题……</p>
“1亿美元的估值,依据是什么?”</p>
嗯,大气!</p>
要是一般的小型风投机构,第一反应就是:</p>
什么?1亿美元?!你怎么敢估值这么高?太贵了!</p>
这也是他一定要在融资渠道方面,引入类似高盛、软银这样的大型机构的原因。</p>
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模式是不同的。</p>
大型机构类似高盛这种,往往是从机构投资人那里募集资金,包括大学捐赠、银行、工会、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p>
他们掌握的投资基金盘子很大,规模一般都在10亿美元以上。</p>
而募集的资金越多,要求的退出规模也就越大,而且大多数机构都需要在基金生命周期的前三年内把钱投出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