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卷杂文轶事(七)怀念亲人,良缘姐妹情,落日清风,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记得当时我们家有7口人。在那个时候,除了我父亲,当时在崇凝公社(后来改为了崇凝乡)做炊事员之外,其余的人,都在家中务农。在当时的那个时候,我祖母已经八十岁的高龄了。但是,人却非常勤快,洗衣做饭,织布纺纱,无一不精。在我儿时的记忆之中,我们弟兄四个人的吃喝穿戴,多亏了祖母大人的辛勤劳动。(我母亲因为身兼着我们村的妇女主任,整日忙于挣工分,养家糊口。因而,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少一些。)

在当时的那个时候,我们家弟兄四人(本人上面只有三个兄长),除了大哥一个人,当时已经念满了初中,进入了生产队,参加劳动外。我和另外两个哥哥都在念书。我们家当时的情况是上有老,下有小。家中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应该非常艰难困苦了。

我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老实勤快的人。他当时在崇凝乡做炊事员的时候,每月仅三十多元钱的工资。而他工作的地方,距离我们家有八公里左右的路程。在当时的那个时候,公路上的班车非常少。那个时侯的农村,也很少有自行车。既就是到了后来,有了自行车以后。父亲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是不会骑自行车)他一直靠来回步行走路,奔波于单位之间)

而且,他在每次去单位上班去的时候,因为要按时赶到单位,他便经常在每天早上五时就要开始出发(每一次步行从家出发,赶到单位需要两个钟头左右),然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才能按时赶到了单位。

为了供养我们弟兄几个人,念书学习,我的父母亲及祖母大人们可谓历尽了天辛万苦。他们几个人,为了儿女们的生活,付出了一生的辛劳。看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想想父母大人的恩情。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一生都难以报答。

记得我在幼小的时侯,非常淘气,也非常贪玩。有一次,我在看到我的二伯父,下红署窖取红暑的时侯,便觉得十分好玩。于是,我便趁一家人,不在家的时侯,偷偷的一个人,下了红署窖里去玩。

当时,由于我的年龄比较幼小,再加上当时的红暑窖,因为在设计的时侯,为了储存土豆等其它物质,我二伯父他便在红署窖的上面部分挖了一个拐洞。

经过这一改动之后,原先的坑道变做了一些改动。结果我在下红署窖的时时侯,不慎一脚踩空,便掉在了红署窖之中了。

当时,我的家里人,还在生产队里劳动。我为此哭了半天时间,一直都把嗓子哭哑了。还是没有人能听到我的声音。直至到了天色将晚时,家里人放了工以后,我的大哥,才把我从红暑窖中救了上来。我被从地窖中救出来以后,脚脖子便被摔骨折了。我的母亲,为了给我治病。便和我们村中的一个村民,用架子车(由于年龄幼小的原因,我现在也记不太清楚,当时是未通班车的原因,还是我的母亲为了省几元钱车费的原因,硬是用架子车,来回跑子五十多里坡路,为我看病)拉着我和这个村民的母亲,先后去了三次,渭南双王骨科医院为我看病。

在我的记忆之中,我母亲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当时在去医院的途中,当时渭南的一碗饭,也不超过一元钱。一碗茶水也就是2分钱左右。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艰苦的环境之下,我的母亲,为了省下这一元多的饭钱,硬是从家中,带了几个玉米面馒头,喝着白开水,硬是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下来。

后来,等我长大了一些的时侯,我便开始帮家里人,做起了一些家务。我记得在一次秋收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用镢头开着玉米杆,干的是非常起劲。于是,我便缠着父亲,要起他手中的镢头来了。

架不住我的一再纠缠,父亲便只好将手中的镢头交给了我。于是,我便和父亲一道开起玉米杆来了。

(本章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鱼陷落

麟潜

吾心安处是汝乡

窗兰

重生之腹黑天师

羽鸽

源起之地

青衫如初

人生没有假如

景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