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考校!,大明极品皇太孙,治隆,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燕云十六州做都城,不是个好事情,地势过于激进北疆,每年朝廷维护都城,需要支出的数目,是个天文数字。”

“若是真的将都城放在燕云,都城,一个王朝的政治中心,方圆百里都是天子脚下,无论是惩处,还是驾驭塞北草原。”

“南方的粮食运达北方,这些损耗,你想过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他自己可以去边疆城镇建都,但他却不允许自己的子孙暴露在塞北草原部落的铁蹄锋芒下。

这就好比开车和坐车的区别。

无论你的技术多差,你都会相信自己,而无论开车的人技术多好,只要有点超出界限,你都会心生惶恐。

“这个,南粮北调的事情,孙儿确实没有想那么多,不过如今海运昌盛,新朝水师有足够的能力从东南沿海安全无虞的抵达渤海流域。”

“海运的损耗,相比于漕运,会轻松许多,如果有一天孙儿真的在龙椅上坐着,无论是否迁都,废除漕运,已是必然。”

朱雄英的话音刚落,猛然间,朱元璋浑厚有力的手掌在桌子上拍了一下,怒声道“你知道漕运养活了多少民众!”

“一旦废除了漕运,那些靠着漕运生活的百姓,让他们如何吃饭?靠什么为生?”

“漕运沿岸,波及七省之地,靠着漕运吃饭的民众,多达百十万,你让他们没了生活来源,掉过头逼着他们造反吗?”

朱元璋瞪大双眼,他心中是有一颗海军梦想的,而为什么明朝没有废除漕运。

乃至于永乐时期,数下西洋,对于海运的便捷,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最重要的是,海运的投入要比漕运省出来一大笔钱。

可偏偏,明王朝二百多年,没有用上海运,而是一直强调漕运,疏通运河,耗费无数。

原因,就在这里!

“可是……”

朱雄英话音刚落,朱元璋挥了挥手道“可是人类的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社会在进步,从隋唐到如今的大明,已有近千年光阴,漕运已经不适合了!是吧?”

朱雄英微微点头。

他却是真的没想到,朱元璋看得这么透彻。

“废除漕运,改为海运,确实能给朝廷省下一大笔开支,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做一件事之前,最好先考虑考虑,你的这个政策,会影响多少人的生计。”

“发展很重要,进步很重要,但如果这种进步是需要用数十万乃至百余万民众的生存来换取,那大可不必,爷爷宁愿你闭关锁国!”

朱元璋目光深沉,语气笃定,丝毫不留有半点余地。

朱雄英跟在他身边这几个月的时间,以及在民间认识,记忆中朱元璋从未有过如此激动。

似乎生怕朱雄英真的在他死后,废除漕运,改为海运,让漕运沿岸的百姓吃土。

“皇爷爷,有句话叫时过境迁,百姓在漕运沿岸吃不上饭,自然会前往沿海地区,一样可以靠着海运吃饭,只要朝廷引导的好,绝对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乱子。”

朱雄英思虑片刻,也是想不到什么更好的说辞反驳。

人会跟着经济走,这是必然的,一地的经济衰弱,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口外流,而一地的经济高速发展,也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百姓涌入。

朱元璋抬眼望了望,沉声道“苏州地区,不允许开设通商口岸!”

语气缓和,朱元璋也不在漕运和海运的问题上纠结,他是见过海运的便捷的,旅顺卫的名称来历,就是因为冯胜出征辽东纳哈出所部时。

一支偏师从应天府出发,自长江入海,乘风破浪,顺利抵达辽东,朱元璋给登陆的口岸命名为旅顺,意指旅途昌顺。

“苏州地区?”

朱雄英心中狐疑,这个问题,他是真的没想过,甚至在他看来,若是自己没能力迁都的话,应天府看起来,实则也并不算差。

毕竟能更好的控制整个南海地区,东南亚诸国,靠近沿海,玩起海外贸易,绝对是一块宝地。

“苏州百姓爱戴张士诚,到今天都那份热情都没消减,压着苏州,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不允许苏州有更大的发展!”

朱元璋对于苏州百姓当年支持张士诚的热情,记忆犹新。

微微一怔,朱雄英一脸愕然道“皇爷爷,至于嘛……”

“这件事情,你自己记在心里就行了,等你死的时候,告诉你儿子,十几代人过去了,在放开对苏州的控制。至于你口中的迁都一事。”

“纯粹无稽之谈,以后休要在提。”

朱元璋面色沉重,似乎在考虑什么不好的事情。

朱雄英道“皇爷爷,迁都燕云,虽然奢靡过重,但凡事不能只站在经济的角度看,也不能只站在战争的角度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未来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为大明再续五百年

朽木新枝

【综英美】我,懂王,反向上分

奶昔水母

侦探与千金

颍川书生

明末白杆兵

润泽

强宠第一受害者

千金复来

拜师红拂女

风吹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