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6章:难以下手的晋商,大明皇长孙,执笔见春秋,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最难攻打的两个地方,并非是草原,西域。</p>
而是安南,倭国。</p>
别看这两国比之大明相差甚大,但就是这么两个小国,让曾经的蒙元大军损失惨重。</p>
两次伐倭的失败,并没有让忽必烈灰心,也没有让忽必烈畏惧台风,倭人。</p>
忽必烈本来就不是半途而废的性子,已经入主中原的他,哪里肯轻易认输。</p>
于是重新组建伐倭大军,并且在江南各地再次打造海船,大举操练海军,搜罗粮草,实行第三次伐倭大战。</p>
有了两次失败的经验,忽必烈相信自己的蒙古铁骑,定能将整个倭国踏平。</p>
然安南那边,出了变故。</p>
三十万大军征伐安南,惨败!</p>
倭国那边是海盗,不利于蒙元铁骑,可安南可是陆地国家,怎能败蒙元三十万大军。</p>
奇耻大辱!!!</p>
次年,再度整军三十万精锐,远征安南。</p>
再败!</p>
再来!</p>
忽必烈哪肯甘心,就要三征安南。</p>
可惜在这个时候,忽必烈重病缠身,各种病痛全部袭来,一下子就给冲垮了。</p>
自身最为重要,至于开疆扩土什么的,先放一放。</p>
这一放,便就过了。</p>
后面继任的,也不敢打了。</p>
四连败的蒙元,可谓是元气大伤,核心精锐过半惨死异国他乡。</p>
直到现在,安南驻兵,征伐倭国。</p>
曾经蒙元连续两次三十万大军没有攻下的安南,现在大明五万精锐入主安南京都。</p>
有时候打仗这等事情,不仅仅要看实力,更要看时机。</p>
譬如现在的倭国,其实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p>
南北朝之战,去年确实结束了。</p>
但是特殊的虚君制度,独特的天皇体制,并不意味着如今的倭国就是一片太平。</p>
反而是累积的遗留问题在加重,不管是得胜的后小松天皇,还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同样面临封赏不足的情况。</p>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沿海倭寇的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倭寇对大明的行为,是被默许的存在。</p>
甚至在很多地方认为,能够从强大的大明朝抢来钱财者,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武士。</p>
五十万大军,相当于整个大明四分之一的军事力量。</p>
每天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p>
朱英亲自巡查户部,兵部,再三严令,必须要保持大军后勤稳定。</p>
同时要加快建立海口至济州岛的海上航道。</p>
因为一个济州岛,根本无法供应五十万大军的口粮。</p>
大军一动,粮草千担,大炮一响,黄金万两。</p>
在这个时候,大明各地的粮价,呈现出急速上涨的趋势。</p>
户部大堂。</p>
朱英沉声道:“不管是用什么法子,哪怕是强压,也得把粮价给本宫压下来。”</p>
“五十万大军的供应,绝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但同时各府州的粮价,也不能出现超出市场行情的上涨。”</p>
户部尚赵勉,左右侍郎,还有各主事,面面相觑。</p>
“殿下,如今南直隶一带,得益于群英商会维持,粮价平稳,波动细微。”</p>
“可各省清吏司,却是无法掌控市场,地主豪绅纷纷藏粮,多数粮商也是关门不卖,这才导致粮价猛涨。”</p>
赵勉苦笑着说道。</p>
户部虽然掌控粮食钱财,但是对钱粮的把控严重不足。</p>
朱英其实心中也非常的清楚,目前的情况,不管是京师户部,还是各省的清吏司,对于目前的情况,没有任何办法可言。</p>
市场行为,不是说想调控就能调控的。</p>
粮商不卖,地主不出,那么就只能是户部卖粮平抑粮价,填补粮食的空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