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观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5章 战起,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墨观澜,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75章 战起</p>
以杨清源的修为,即便没有扩音设备,可以确保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卒的耳中。</p>
这种时候不适合长篇大论!而且,时间也不允许杨清源长篇大论!</p>
杨清源开门见山,直入主题。</p>
“原天策军、晋阳军的将士们,我是杨清源!”</p>
我是杨清源,单单是这句话就足以凝聚旧部军心,让众军安静地听杨清源讲话。</p>
这是杨清源从北乾打到后金打出来的威望,是杨清源厚待士卒,抚恤家属得到的拥护!</p>
单单一个能打的,自然不足以让杨清源有如此威望,更重要的是杨清源对于士卒的优待。</p>
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杨清源所给予的,都是大周普通士卒前所未有的。</p>
战胜所得战利品,除上缴国库的部分外,杨清源丝毫不取,尽数分给将校士卒。</p>
在晋阳之战后,杨清源亲自为阵亡士卒扶棺祭灵,风光大葬,其程度可比公侯。</p>
杨清源的行为,直接提高了大周中下层将校和普通士卒的社会地位。</p>
凡人所求,无非名利,现在都有了,又有何人会不拥戴杨清源?!</p>
普通士卒可能不懂什么是士为知己者死,但他们知道是谁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为朝廷效力,让他们可以在人前,抬头挺胸。</p>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p>
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是有道理的。</p>
面对目光炯炯的众将士,杨清源语气坚决如铁。</p>
“诸位,当今天子昏庸无道,冤杀楚王殿下和于大学士,现在还要杀我!我决意在今夜起兵:讨公道,废妖孽,立吴王,匡社稷!还请诸君助我!”</p>
杨清源的话不长,但其中内容却是骇人,翻译过来是:天子杀了楚王、杀了于延益,现在要杀我,我决定造反!</p>
杨清源话音一落,校场中陷入短暂的寂静中,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是犯上谋逆之举,不可能立即有人响应。</p>
众将士还没反应,但站在杨清源身旁的御林军副统领吕毅之闻言,大脑顿时宕机,甚至有微微眩目之感。</p>
刚刚杨清源对他说的,是拥立魏王,所以他才立时倒戈,帮着稳住了御林军的局面。</p>
吕毅之完全没想到,杨清源现在会说出拥立吴王的话来。</p>
这其中的差别太大啊!</p>
今上不过登基六个月,都还没有过先帝丧气,连自己的年号都没有。说一句立足未稳,丝毫不为过。</p>
而魏王为皇后所出,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乃是先帝太宗文皇帝的嫡子。</p>
也就是说魏王本来就是有继承权的,前唐太宗、前唐玄宗都是靠着兵变上位的。也没见史书将这二位当年悖逆之君啊!?</p>
魏王发动政变,神都之中大半的文臣、武勋都会袖手旁观。皇家的事,谁管呢?</p>
换成十三皇子吴王朱瞻垕,那可就未必!</p>
吴王只是文皇帝庶子!自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瞻垕也并非年纪最大的皇子,于礼法不合。</p>
在太祖所著的《皇周组训》之中,有严格的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p>
大致翻译一下,就是“继承皇位要优先选择嫡子,也就是皇帝正妻所生的后代,而皇帝的庶子,也就是除了正妻之外的妃嫔所生的儿子,就算是长子也不能立。即使有奸臣违反规定立了庶子,庶子本人也要安守本份,自己派人给嫡子报信,然后拥立嫡子。”</p>
在吕毅之看来,杨清源跳过魏王拥立吴王的行为,简直不可理喻。</p>
固然吴王是杨清源的弟子,但魏王年幼,杨清源一样可以当帝师,然后慢慢教导。</p>
整这么一出,不是在给自己的政变增加难度吗?!</p>
夺位之人,若是换成吴王朱瞻垕,以吕毅之的眼光看来,杨清源的胜算至少要少五成。</p>
就在吕毅之打算上前提醒杨清源的时候。</p>
校场在短暂的沉寂之后,瞬间变得混乱、嘈杂!</p>
有数不清的人在相互说话!</p>
片刻后,便有人开始高喊,“杨侯有命,我等自是生死相随!”</p>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群情激奋。</p>
“于大人、楚王和杨侯带着我们和建奴打生打死的时候,这狗皇帝还躲在神都呢!”</p>
“无道昏君,干他娘的!”</p>
“杨侯待我等如何?!不必多说!”</p>
“反了他了!”</p>
杨清源手微微一抬,群情激奋的校场竟然慢慢安静了下来,这场面把杨清源自己都吓了一跳,他好像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威望,这气氛明显不是几个托能够营造的。</p>
“愿随本侯为于大人、楚王讨一个公道者,向右而转。”</p>
随着杨清源的话音一落,校场之中九成有余士卒向右转身。</p>
“其余之人,向左出列。”</p>
杨清源集合的奋武、耀武、练武、显武四营兵马,基本都是由原天策军和晋阳军改编的,有此支持率也在情理之中。</p>
待到不愿跟随的人出列之后,杨清源握拳高喊,“讨公道,立吴王!”</p>
在一瞬的寂静之后,点将台下传来了杂乱的“讨公道、立吴王”之声,慢慢地声浪越来越大,越来越整齐,到最后之时,校场上的声浪,如同山呼海啸,天崩地裂!</p>
“讨公道、立吴王!”</p>
此刻已无退路,唯有奋力向前。</p>
——</p>
夜间,大明宫中。</p>
朱瞻坤刚刚陪着皇后周明玉睡下,但突然被人从睡梦之中叫醒。</p>
朱瞻坤知道,这种时候将他叫醒,就算不是天塌下来了,估计也差不多。</p>
在穿戴整齐之后,朱瞻坤向着含元殿后方的御书房而去。</p>
东厂厂督曹正淳、西厂厂督雨化田、刑部尚书曹守正、新任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李宏毅,文华殿大学士长孙辅机已经在此等候朱瞻坤了。</p>
御书房中,明黄色的帷幕点缀着皇家格调。宣德炉中檀香袅袅。朱瞻坤随意地倚在紫檀的书案后的软榻上,问道:“深夜聚集怎么回事?!”</p>
李宏毅作为内阁首辅,上前奏道:“陛下,根据东西两厂传来确切的消息,杨清源已经起兵谋反。此刻已经出了内城,向外城东北的御林军大营而去!”</p>
经过东西两厂、锦衣卫的消息传递,还有各府之中的自己的消息渠道,此时,神都之中的气氛已经紧张到极致。</p>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p>
杨清源起兵造反了,这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p>
不过,对于京城之中大多数的文臣武勋来说,最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平定杨清源的叛乱,而是如何在叛乱之中自保。</p>
杨清源的起兵或许会失败,但在被平定前,他有着血洗神都的能力。</p>
这场叛乱的棋局,杨清源不是稳赢,但他有着掀桌子的能力。</p>
听到杨清源起兵的消息,朱瞻坤先是一慌,随即恼羞成怒,他连于延益这样的宰辅重臣都覆手可灭,更遑论杨清源这样一个二十来说的青年人。</p>
他才是天子,天命在身!</p>
朱瞻坤猛然站立,身姿挺拔屹立,帝王的威严环绕身周,双眼冰冷,杀机涌现。</p>
“传朕旨意……”</p>
——</p>
夜渐渐地深了,原本被乌云遮蔽的皓月渐渐显露。</p>
冰冷凄清的月光,使得今夜平添一分肃杀之气。</p>
神都,起风了。</p>
奋武、耀武两营身经百战的精锐,通过神都东门,青绮门,踏入京城中!</p>
在乘黄宝马之上,杨清源的目光穿过前方漆黑的夜空,看向灯火通明的大明宫。</p>
外城驻扎的七万御林军,共有四万一千人愿随杨清源起兵,今夜之事的最后一块版图,合上了!</p>
杨清源亲提奋武、耀武两营,一万六千入城,剩余的两万五千人,由天策军将军赵明燮统领,负责看守御林军大营剩余兵马,阻击可能自青绮门而来的援军。</p>
此时的杨清源神情沉默,心中却不平静。</p>
他的思绪回到了北境的战场上,回到了晋阳城外。</p>
他没想到,自己的第三次用兵,目标会是大周神都的大明宫。</p>
杨清源已经不在乎所谓天下人会在事后任何看他了!</p>
一时虚名有时尽,千秋青史绝难欺!</p>
……</p>
随着杨清源提兵入城,神都城内的早已经是沸反盈天!</p>
曾经参与诬陷楚王、于延益的太子一系的权贵、官员府邸中风声鹤唳!唯恐杨清源带兵杀上门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